约19320个字。包括六个单元及期中期末试卷。
整合集训大练习八年级语文(下)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莎莉文小姐先教会我从那粗壮的树木,那细嫩的草叶,还有我妹妹的那双小手领略美的享受,然后才教我画地球的形状。
B.如果我学的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的了一点点的待人接物的和气,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C.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密密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
D.繁华似锦的夏季来临,莎莉文小姐牵着我的手慢步在田纳河的岸边。
2.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改变感情色彩的一项是( )
A.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但是这期间却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发现大自然并不总是那么慈爱可亲。
C.我紧紧抱着她,为又一次接触到坚实的大地而高兴得发狂。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下面加点词语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踩气球的游戏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
②有的人发明了火箭,有的人无所事事,游戏一生。
B.①读名著,第一遍最好很快地读完;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
②他刚放下碗,嘴里还咀嚼着什么。
C.①杨二嫂手提包袱回娘家。
②李小明期中考试没考好,老师叫他放下包袱,争取期末考出优秀成绩。
D.①被顶撞一下,甚至她发一顿火,他并不计较.
②我现在不和你计较,等你消气以后再谈.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作者在对托尔斯泰进行外貌描写时,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使人物的特点更加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B.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老师,鲁迅很怀念他,是因为他对鲁迅特别好,在这篇文章中,表现了鲁迅对老师的敬重。
C.《再塑生命》是一篇散文,文章以时间为序,追忆作者与莎莉文老师交往的事,作者认为是莎莉文老师以无私的爱再塑了自己的生命。
D.胡适在《我的母亲》中把母亲当作自己的严师、恩师。
5.下面的说话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请老师帮修改一篇课外习作——“老师,请你一定抓紧时间帮我改好这篇文章。”
B.公共汽车上售票员请乘客给一位刚上车的老人让座——“请发扬社会公德,主动给老人让座。”
C.你忘带笔了,需向同学借用——“我忘带笔了,能把你的笔借给我用用吗?”
D.上医院看望病人——“你看起来精神还可以,好好休息,争取早日出院。”
第二单元测试
1.对句中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他也就目光灼灼(明白)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地飞翔。
C.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锋利、锐利)的剑呀!
D.鼓动(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行动起来)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B.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
C.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
D.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
3.下列各句修辞方法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夸张)
B. 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对比)
C.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反问)
D.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排比)
4.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抒情)
B.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说明)
第三单元测试
1.选词填空。(4分)
(1)大自然之所以 (A.创造 B.制造 C.创作 D.制作)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
(2)“……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50万只!天哪,这简直像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把 (A.计算 B.演算 C.推算 D.推论)的结果摆在我的面前,用手指着那些数字说。
(3)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 (A.突破 B.冲破 C.冲跨 D.越过)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4)罗布泊的 (A.消失 B.消灭 C.干涸 D.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2.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 )(3分)
A.三顾茅庐 B.三气周瑜 C.桃园三结义 D.三打祝家庄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小王要去参加市里的朗读比赛,为此每晚都练习得很晚。有一天,邻居李伯伯对他说:“小王,你学习可真刻苦,每晚十二点多了,你还大声读什么。”小王谦虚地说:“李伯伯过奖了,我还差得远呢,还需要努力。”
第四单元测试
1. “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
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音乐
2.在语文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杰出的妇女,她们的形象,故事,成就等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写出我国著名的一位女诗人或女作家的名字和其作品名。(1分)
(2)读了下面的颁奖词,你或许也想为你心目中的女英雄—《木兰诗》中“木兰”写上一段。(不超过80字)(2分)
例:“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女英雄任长霞的颁奖词: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第五单元测试
1.为下面成语中的加点字选择与之语义相同的一项。(4分)
①赞不绝口(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天下独绝 C.哀转久绝。
②负荆请罪( )
A.负势竞上 B.负箧曳屣 C.忘恩负义。
③不约而同( )
A.冲烟而飞鸣 B.而伯乐不常有 C.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④自食其力 ( )
A.自云称世避秦时乱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富阳至桐庐
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清代著名画家和诗人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少年时代,赋诗撰文就很有见解。1703年暮春,十岁的郑板桥随同老师一起郊游。看见一具女尸漂在河里,老师见此情景,十分痛惜,诗兴顿起,随口念道:“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郑板桥听了这首诗,马上问道:……一连串的问题,把老师问住了。老师反问郑板桥说:“依你看,这首诗怎么写呢?”
郑板桥略加思索,沉痛满怀地说:“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老师听罢,连声称赞:“改得好,改得好!
第六单元测试
1.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2.学校团委准备召开部分团员座谈会,通知正文的最后一句应写的是( )
A.恭候莅临 B.望准时出席 C.敬请届时指导 D.欢迎大家光临
3.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时序,四首诗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 )
①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4.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下句是( )。
A.为有源头活水来 B.为有活水源头来 C.为有源头泉水来D.为有泉水源头来
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A.春色 B.雪景 C.梨花 D.杨花
期中测试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旸谷(yánɡ) 斥鴳(ān) 牟取(mú) B.磬口(pán) 稽首(qí) 朔方(suò)
C.芦荟(huì) 诘责(jí) 不逊(xùn) D.匿名(nì) 禁锢(ɡù) 长髯(rán)
2.下列加点词语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掌故:此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B.光明呀,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C.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落第:此指应试不中。)
D.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别人看。
(下流: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期末测试
1.下面书写准确的一项是( )
A.人类跟大自然比较起来,只会相形见拙。 B.对于是否应该“减负”,大家莫衷一是。
C.青山遮不住,必竟东流去。 D.把酒临风,宠辱皆忘。
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家醅:自家酿的酒。
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这里是指别处的咸鸭蛋都没有高邮的鸭蛋好。
C.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生面别开:即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风格。这里指对歌的场面与众不同,较别处新颖。
D.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不以为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一方困难百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