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功夫,句上文章——体会和推敲重要语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9 10:42: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70个字。
点上功夫,句上文章
——体会和推敲重要语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张子娟
浏览近年来扬州市中考试卷,占有权重较大的阅读题中有一种题始终据有一席之地,这就是结合课文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其实不仅扬州试题如此,其他省市也大多如此。笔者近几年参加中考阅卷,发现考生解答此题,把握不准,或感悟不深,或要点不全,所以失分较多。就此,本人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作点探索,以飨读者。
一、考点说明及要求   
这种题目之所以走俏,是因为新《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二)阅读中的第4条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006年扬州《中考说明》也在“现代文阅读”第二条明确作出“体会和推敲重要语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的要求。
二、考查方式及考试题型
1、考查方式
    在现代文阅读中,这种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语句在文中的深层含义包括理解语句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语句所描述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子本身所包含的道理,以及它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等。
2、考试题型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
“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什么”
“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
三、方法指导
(一)基本方法      
    答题时,结合中心抓住关键词,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词,或借助生活的经验理解句子所讲的道理,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具体方法
1、理解语句深层含义,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
对文中任何一个句子的理解,都应该在句与句、句与段、句与篇的联系中去分析认识。
    如果把句子从具体语言环境中抽出来,与文章的整体脱节,就句论句,就不能真正理解文章内容,也不能真正理解句子。        
    请看《父亲不写信》(2005年河南省中考试题)中的一道题。 
典型题例:
    第⑤段中写‘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