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70个字。
26统筹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设例子、配图表的说明方法
2、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本文通俗活泼的语言
3、了解统筹方法的简单原理,在学习生活中,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说明:
本文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是向读者介绍统筹方法的科学原理及其运用方法。本文讲述的科学方法虽然知识性、科学性都很强,但是由于作者列举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烧水泡茶加以说明,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朗读通俗活泼的语言中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设例子、配图表。另外,在学生学习了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后,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必将学会更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课文
激发兴趣以“春季校运会班级学生报名参加比赛,因没有合理安排,而丢失了比赛的机会”事例导入。倾听、思考、初步交流。以较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入课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初步的交流,会产生矛盾的冲突,意见的纷呈,有利于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学习课文
掌握原理提出要求:
自读课文,什么是统筹方法?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散读课文,圈划课文主要内容。“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明确: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培养学生读书必须动笔墨的好习惯。
深入学习
懂得方法作者是怎样给我们介绍这种方法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可抓住一些“路标”;
讲解“举例子”和“设例子”的区别;
讲清:抓住主要环节,合并次要环节1、 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给课文分段分层:“如何应用呢”——承上启下;“当然,这种方法……”——承上小结。
2、 明确本文的说明方法:设例子、配图表;并明确:“设”,是设计出来的例子;“举”是列出事实存在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