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00字。
《观舞记》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说地位、作用: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观舞记》。这一单元是以文化艺术为主题,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口技》中的民间传统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观舞记》、《安塞腰鼓》中舞蹈艺术。本课《观舞记》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作者冰心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舞台艺术,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联系现实生活,我把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下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2、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知识目标:“语文”,即“语言”和“文字”,因此我把积累字词作为本课的知识目标之一;同时,根据单元学习要求,我把“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作为本课的知识目标之二。
(2)能力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的能力目标定为: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语句,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用优美的语言,比喻、排比等手法表现(视觉)形象,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新课标强调在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观舞记》正是一篇反映印度舞蹈文化的绝妙佳作。因此,我把本课的情感目标确定为“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3、说教学重、难点:
下面我侧重谈谈对这节课重难点的处理:
(1)教学重点: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和七年级学生知识结构特点,特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学习冰心用优美的语言,比喻、排比的手法表现(视觉)形象;品味并积累文中精妙的语言。”
(2)教学难点:同时,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初一正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运用语言描述视觉美的能力也有限,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
二、说教法:
1、说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作了如下安排:
(1)诵读法: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