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题,约7800字。唐宋八大家散文练习2007-3-15(改编与原创都有)
用户名:rdmzlj
真实姓名:李剑
单位: 江苏如东马塘中学 邮箱rdmzlj@yahoo.com.cn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钴姆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嵚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户,杜,则贵游之上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达而陋之,价三百,连岁不能售.而找与深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1、对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殆不可数(几乎) B.余怜而售之(怜悯)
C.以效兹丘之下(呈献) D.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满)
2、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 ① 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②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②余怜而售之
A.两"其"字相同,两"售"字不同. B.两"其"字相同,两"售"字也相同.
C.两"其"字不同,两"售"字也不同. D.两"其"字不同,两"售"字相同.
3、下面各句与"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中词类活用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候 B、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成以其小,劣之 D、烈火而焚之
4、用小丘际遇,作者寄寓了自己无法施展政治才能的原因.下面对能表达寄寓原因的句子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又得钴姆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
②.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③.余怜而售之 ④.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⑤.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三百,连岁不能售
⑥.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④⑤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寻: 同“循”,顺着,沿着
B、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 刈:割
C、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 清冷:清冷
D、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鄙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烈火而焚之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
A、 B、
之声与耳谋 其果有遭乎
以兹丘之胜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C、 D、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丘之小不能一亩 B、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C、余怜而售之 D、皆大喜,出自意外
8、下列各项对文章和作者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把一个普通的小丘,描绘得异常生动。“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那些无知的奇石,一经作者这样地勾画,仿佛各自都具有了血肉灵魂。
B、柳宗元借“农夫渔父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