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人物的个性》课堂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高中作文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21 18:00: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700字。  
“写出人物的个性”教学实录                                        (此实录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06.8) 
师:课前印发了两份习作,一份是写母亲的,一份是写父亲的。大家都拜读了吗?(生笑) 
生1:我觉得您用词不准确,“拜读”是敬词,一般是第一人称,比如,我拜读了您的大作。 
师:虚心接受批判。你很厉害,你能就这两篇习作谈谈看法吗? 
生1:第一篇给我的印象较深,我觉得这样写自己的母亲有点儿不太礼貌,好像在拿自己的母亲开涮。(生笑) 
师:你认为应该怎么写母亲呢? 
生1:我觉得应该写出母爱的伟大,写出母亲的操劳。 
师:你的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次习作有近一半的同学写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是自己最熟悉的人,写父母比较容易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而且绝大部分也确实像你所说的那样,写了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表达了“寸草春晖”的感激之情。说实话,我真的也很感动。这次作文是要求写出人物的个性,应该怎样写出人物的个性来呢? 
生2:通过具体的事,通过具体的描写。 
师:教材上对这两点有详细的解说。但方法是方法,具体写作时是不是能做到还要看你能不能有意识地去选择典型材料,会不会具体的细节描写。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想《唉,我这个老妈》这篇习作起码是写出了人物的个性的。对这篇作文持肯定意见的举手。(三分之二的同学举手)。请说说你的意见。 
生3:我觉得这个妈妈跟别的妈妈不太一样……(又止) 
师:怎么不一样? 
生3:这个妈妈没有一般同学作文中妈妈的勤劳、为子女操劳、为家庭操心的表现,很平凡,很普通,甚至有些小市民气。(生笑) 
生4:我觉得不是小市民气。生活中这样的人是很多的,只是我们潜意识中认为写母亲不应该这样写。 
师:这个母亲有自己的爱好,吹笛子,尽管吹不好,但其勇气实在可嘉;(生笑)爱美,喜欢别人夸自己年轻。我觉得很真实。 
生5:您是说,这样写可以。 
师:当然可以。请作者谈谈自己的创作体会。 
生6:我是这样想的,别人肯定会写母亲操劳、母爱啊,如果我也这么写,那不就是“泯然众人”吗,所以我就想应该换一种写法。我们家比较民主,我和妈妈平时就比较随便,我平时经常拿妈妈吹笛子的事笑话她,也经常数她头上的白发。我妈妈比较爱美,经常做美容,她真的很怕别人说她老。 
师:看来还得注意观察。大家注意过自己父母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吗?注意过他们的喜怒哀乐吗?我以为,这种观察的过程,就是你真正走进父母、了解他们的过程。 
生7:我们其实也观察了,就是不好意思那样写。 
师:是啊,从小学到现在,写父母似乎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套子,即必须写父母的伟大,不这样写,就有可能视为“异类”,考试时就可能得不了高分。 
生8:我们小学老师就这样教我们的。 
师:不这样写就不爱父母,就“忤逆不孝”。真的挺……唉! 
生1:那也不能一下子都这样写,这不也是走极端吗,这不是用一个新的套子取代旧的套子吗? 
师:我并是要求大家非得这样写。我觉得,文章应该像每个人的相貌,各有各的特点,如果都长成一个模样,那就不正常了,那是克隆出来的产品。你愿意做一个克隆人吗?(生笑)同样,我们的思想感情、我们的喜怒哀乐也应该是各有特色,而不应该是公园里的冬青全都一个样子,一个颜色。 
生1:写父母可以有哪几种写法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