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30 18:54:5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00字。
《邓   稼   先》
教 学 设 计
                        繁昌三中     王长书
【文本解读】
《邓稼先》出自华裔作家杨振宁之手。这篇文章不同凡响,比一般传记高出一筹。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地介绍邓稼先的事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等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习《邓稼先》,首先应搜集、整理、了解有关资料,这样有助于把握课文内容;其次弄清邓稼先对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然后再去体会本文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领略作者纵横捭阖的大手笔。
【教学目标】   
1、了解邓稼先,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纯正”人格,获得人生启迪。
2、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抓住文章关键词句进行整体把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想】
1、让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解决字词难点;把自己在阅读时的疑问记下来;围绕课文查找作者杨振宁和“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有关资料,准备在上课时交流。
2、教师准备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氢弹实验的照片或影像资料。
3、教学中,针对文章六个部分内容的不同,采用速读、跳读、精读、朗读等手段,进行教学,有所侧重,有所取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展示预先准备的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氢弹实验的照片和相关的新闻报道。(或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扼要介绍作者与邓稼先的关系以及文章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 
    1、 学生速读课文,圈划作者评价邓稼先的词句 。
2、 教师提问:这些评价可归纳为几个方面来说的? 
学生归纳,教师点拨明确:两个方面,第一巨大的贡献,第二崇高的人格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邓稼先作出的巨大贡献的?
2、为了表现邓稼先崇高的人格,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写了哪些事情?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1、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作者概括叙述了近一百年来中国近代屈辱史。这里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将人物置于大的时代背景下,将人物的贡献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突出它的意义和价值。
2、对比。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