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100字。
高中第一册第三单元作文同步指导
再现与表现
基础写作篇
【基础等级写作指导】
文章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作文是最真实的,也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内容真实,感情真挚是高考作文评分基础等级的一个内容,所以取材于现实生活具有鲜活色彩的文章才能在考场上“以真制胜”。
立足于写真人真事,文章的内容就必须反映现实生活,就要再现现实生活的一点一滴。而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变化万千,要学会如实再现客观事物,就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选择好再现客观事物的角度和途径,掌握再现客观事物的技巧,在写作中学会完整的叙述、生动的描写和准确的说明。
叙述就是把生活中每一件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交代清楚。要注意把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和为什么(原因和结果)五要素交代清楚,否则就会影响叙述的清楚明白,影响文章的条理性。在运用叙述的过程中,首先要观察仔细,其次要头绪清楚,第三要注意详略。
描写就是具体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用具体感人的文字绘形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感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通过描写可以传递出写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说明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功能以及事物的原理、特点等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
写文章不仅要学会再现客观事物,而且还要能表现主观情意。“情”指作者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意”指作者的思想、意旨,即对事物本质的揭示,理论的论述。立足于抒真情实感,揭示生活哲理,就必须在写作中学会抒情和议论。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是作者在文章中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是情动于心而发于外的一种直感抒发。间接抒情就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来抒情,具体有寓情于叙述、寓情于写景、寓情于议理等几种方式。
“意”是文章中的理,是作者对所写的人和事引起的某些思考,是被一种强烈感情所支配而作出的深刻判断,它是对文章的主题的揭示与升华,是点睛之笔。所以要借助于议论的方式表达。这种议论来自于作者的思考,思考越充分,认识越清楚,论述就越深刻,给人的启发就越大。所以要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就必须掌握议论的表达方式。
再现客观事物,必须作到内容真实;表现主观情意,必须感情真挚。掌握再现客观事物和表现主观情意有助于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是平时写作训练中要重点关注的。
【名家精品】
小河殇
舒婷
我们兄妹这一家,只有嫂嫂因长女照顾留城,其余五人都是知青。而除了我丈夫在另一个县插队,我们四人均落户在上杭县一个绿色盆地里。我家小妹和准妹夫隔河相望。
河吗,冬季里可以穿鞋着袜在卵石上跃纵而来。偶尔见一尾贪图淘米水的肥鱼,卡在石缝里,妹夫一鞠身顺手牵鱼。知青点偌大的铁锅,许久不见油星,年轮似的锈了一圈又一圈,煎不成鱼。况且僧多鱼少,小妹便脸上很光彩地给我们汆鱼汤。
春水泛滥,河水恣意爬上两指宽的桥板,嬉闹着把它当跷跷板压垮。小妹一天好几次跑到窗前看河。我未来妹夫惘惘然的口哨声,在水一方。
门前下几级石板,顺着碎石拼凑的小堤坝走两步,就到了河心。早晨我们咱这里盥洗,淘米洗菜。下午收工以后团一把稻草刷锄板,颠晃簸箕。簸箕里的番薯红艳艳,萝卜白生生,芥菜生动活泼。吃过晚饭冲过凉,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又下到河心,洗汗酸的衣服。邻队知青在桥头拨吉他,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河中有我们的望乡台哩。
河是我们的避难所。
中秋那天队里杀了猪,我们匀到两斤肉。分头去豆腐房割一板豆腐,房东家买几个青皮鸭蛋,讨一小把葱。大家团团围坐喝着家酿糯米酒过节。忽然发现不知何时我们中间少了一人。
拉开咿呀小木门,踱到晒坪上,听到河边苇丛有一支不成调的口琴。那个来河边寻求安慰的同伴刚刚失去了父亲,除了感情上的重创之外,他还面临经济来源的断绝,从此他连8分钱邮票的家信都要小心斟酌了。
悄悄坐在他边上,我们无言盯着河面。那时我比他小,不懂如何安慰人。秋天的河流异常清澈,似乎要壁立起来,与山区剔透的空气融为一体。河风经苇叶淌到我们额上,溅出浪花如碎钻般晶莹。同伴的心情一点一点开朗起来,他眼里萤火虫一闪一曳。
这才知道什么是夜凉如水,月色如洗。多少年过去,我们将月饼当中秋,而把明月遗弃在哪一座高楼的屋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