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900字。必须说出的真相
李建军
在2004年的长篇小说中,《狼图腾》是一个响亮而风光的名字。成功的商业炒作不仅使这部平庸的作品畅销,而且还使它成为热闹一时的新闻话题,成为巨大而虚假的文学奇观。在这部小说的封底,我们可以看到它光芒初照时的情景。它给渴望成功的商人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战法”;在“作家、评论家”周涛的眼里,它把55万个汉字变成“55万只狼”,不仅因此“显示了作家(的)阅历、智慧和勇气”,而且,“更显示了我们正视自身弱点的伟大精神”,从而最终将这部小说奇迹一般变成一部“奇书”;而在歌唱家腾格尔看来,此书则是“献给《天堂》里伟大母亲最美的情感、最柔弱的衷肠、最动人的恋曲”;孟繁华的评价也同样噫吁戏危乎高哉:“《狼图腾》在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是一个灿烂而奇异的存在:如果将它作为小说来读,它充满了历史和传说;如果将它当作一部文化人类学著作来读,它又充满了虚构和想象。作者将他的学识和文学能力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具体描述和人类学知识又相互渗透得如此出人意料、不可思议。显然,这是一部情理交织、力透纸背的大书。”(《狼图腾》,姜戎著,长江文艺出版社;以下引文凡出自此书者,只在引文后注明页码。
然而,我真的不幸得很:虽然我的阅读努力、认真而又充满热切的期待,但是,唉,乏味、沉闷甚至痛苦的阅读体验,除了带来劳而无功的失望和一无所得的懊恼,实在没有奖赏给我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从基本的精神姿态上看,《狼图腾》局量褊浅,规模卑狭:它固守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立场,缺乏广阔的人类意识和历史眼光;从伦理境界看,它崇尚凶暴无情的生存意志,缺乏温柔的人道情怀和诗意的伦理态度;从主题上讲,这部小说作品的思想是简单的、混乱的,甚至是荒谬的、有害的;从艺术上看,它虽有蔑视小说规范的勇气,但缺乏最基本的叙事耐心和叙事技巧:它的勇气更多的是蛮勇和鲁莽,是草率和任性。它把小说变成了装填破烂思想的垃圾袋。总之,我们不应该被《狼图腾》商业上的成功蒙蔽了双眼,而是要大胆地剥去它金光闪闪的华衮,彰显它内里的孱弱和贫困。
一个更为吊诡而应该警惕的现象是,由《狼图腾》引发的“狼”文化出版物,正汹涌而来,蔚为大观。据我的不完全统计,宣扬狼道主义的读物,至少已有六七种。其中有的书在对狼的赞美上已无耻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例如,网言无忌的《狼》(地质出版社,2004年8月)的“题辞”是:“一只有勇气、有理想的狼,它为所有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奋斗的生命提供了借鉴。”正文里的议论更是寡廉鲜耻:“生存是什么?生存就是不择手段地活着。你可以卑鄙,你可以无耻,你还可以下流。只要能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就好。理想是什么?理想是一种比生存更深层次的欲望”;“吃草的未必是仁慈,吃肉的未必是残忍。我是一只狼,注定了是一只狼,一只锋牙利爪的狼,鲜血与死亡是我生命的源泉。我只要活着就必须有什么东西去死。当所有的牛羊沐浴在阳光里自由自在地吃喝时,那就意味着我死了”。刘烨的《狼的故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10月)的“导读”文字,则这样拙劣地歌颂狼:“本书是一部关于狼的奇书,它能让读者从书中每个篇章、每个细节感受到呼之欲出的狼的气息,让身体的每一个毛细血管百倍扩张,让血液如潮般奔涌,让身上的每一根神经末梢紧张待命,让灵魂如风般涤荡。”章士法编译的《酷狼——美国西部拓荒传奇》(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10月)要宣达的主题是:“一种文明的创建通常以另一种文明的毁灭为代价。”还有一部是《像狼一样思考——神奇的商业法则》(贺华著,蓝天出版社,2004年10月),光看书名,就知道作者的命意和立场。若木、郑中的《狼魂——强者的经营法则》(时事出版社,2005年1月)就更是推波助澜,过为已甚:它在拙劣的《前言》里一边煽风点火地说,“旷世奇书《狼图腾》和《狼道》横空出世,目前正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