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4 7:07:48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50字。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黄石市铁山区第一中学  陈 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
2、诵读通过,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言文的能力;
2、品味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
德育目标:体会作者那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
1、通过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
2、体会课文中“不”字的妙处。  
教学方法:
    1、朗读探究法
2、讨论点拨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1、  预习课文。
    2、搜集有关陶渊明的生平及作品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多媒体出示: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3、学生结合上述作品,谈谈对陶渊明的认识。
4、导入: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去感受这位独立于世俗之处的隐士形象。
二、感知文意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注意生僻的字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嗜(shì)  辄(zhé)      箪(dān)   黔(qián)  汲(jí)   俦(chóu)   觞(shāng)  欤(yú) 
    2、学生自主阅读,对照注释,逐句逐段地解释全文,并用不同的符号记下课文中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最后由学生课堂讲解,相互交流。 
3、学生齐读全文。学生思考:文章哪些方面写五柳先生的?又是怎样写的?能不能找出有关的句子。
4、指名回答,归纳出四个方面:名字的由来、性格、爱好、生活。
    三、研讨交流
1、教师创设问题: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弄懂了这篇文言文的字词,了解了大意。现在我们来研讨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先生的自传,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自己,你是怎么认为的?学生思考片刻。
2、教师提示:我们已经读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作品,课前大家根据资料已对他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只要我们找出五柳先生性格与他是否有共同点,就能知道答案。
3、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和语言入手分析五柳先生的性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自由发言: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可以看出,五柳先生也是个隐士,他甘愿隐姓埯名,是个淡泊名利的隐士。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古人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但五柳先生读书是一种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