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30字。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组 王荣华
【摘要】提倡“开放式”课堂教学,实现大语文教学,在听、说、读、写语文四项基本功训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更新观念 开发语文教育资源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近年来,中考语文阅读题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意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阅读题课内外的比重为1:3。注重对课外文字材料的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课内外阅读,课本是例子,课外求发展;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提倡“开放式”课堂教学,实现大语文教学,在听、说、读、写语文四项基本功训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参与者。要对教学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研究洋思课堂教学模式,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洋思课堂教学模式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虚心学习,勇于探索,不怕吃苦,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一名优秀老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新认识语文教学内容
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用教材教”这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在这里,教材是范本,教学讲究的是以教材为载体,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发挥教材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大功效。这种理念下的教学,教材既是知识之舟,又是能力之桥,还可以是心灵洗礼之池。从教学效果上看,“教教材”让学生获得的主要表现为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结论,它是一种线性教学;而“用教材教”。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有可能获得潜能的激发,方法的领悟、思维的启迪,智慧的形成,情感的熏陶,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球状教学。而语文教学资源更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
比如,每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发现初二、初三的学生上课是总显得散漫、初一新生则面对新的同学、新的环境……沉浸在开学的新奇、激动之中。总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这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新学期第一节课我是这样上的。
在做完自我介绍之后,我让学生拿出课本,按以下要求去做。
1、看封面封底:先看封面,了解课本的出版社是人教版还是冀教版。教材那年审查通过。图片内涵。同时又让学生看一下课本的价格,借机教育学生要爱惜课本。
2、看插图:接着我带领学生一起来课本前几页的插图。教师适当介绍或让同学讲一下插图中所展示的人物,、事件、动植物等与课本的联系。引起学生对课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