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0字。简化而聚焦 反复而突出——对高三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广州教育局教研室 李月容
现在离高考约170天,除去学业测试(一周)、春节假期(三周)、一模(一周)、二模(一周)和“五一”黄金周,语文课时满打满算也只有80节左右,而新高考考纲一共有51个考点,每个考点要做到过两遍都很难,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就更显突出。
老师们如何将自己对考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考场的有效操作,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真正能从“懂”到“会”到“对”到“熟”到“巧”的程度,这需要老师深入研究考纲、考点、考题和学生的情况,用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以智慧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施教,这样才能让学生能“悟”、能拿分,确保课堂教学有效。
下面就上期《教学信息》刊登的几个课例和平时在学校听课的典型个案,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以便与老师们沟通交流,共同探讨高三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高三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课例展示
【作文审题指导课】
广东省实验中学特级教师罗易的《话题作文审题》指导课流程:
学生出话题,老师审题,并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现出来——学生观看教师审题的思考过程——学生归纳出审题的“几招”(8种方法),老师帮助整理成3种方法(师生达成共识)——学生出话题并运用这3种方法审题。
评点:老师根据学生的程度(侨中学生)和对事物的认知规律,采用一边示范,一边点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着操作,当学生遇到难题时,老师除了不断给予鼓励外,还帮着架桥、铺路、设置台阶,让学生顺着攀爬,使之由“懂”到“会”进而达到“对”(能拿到分数)。
【作文讲评课】
广东省实验中学邓翅跃教师的《点破照应,克服游离》作文讲评课流程:
老师指出学生议论文写作存在“分析论述时扣中心不紧,容易游离中心”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是“照应点破”——呈现作文题目及学生文章,要求学生采用互评和自评的方式评改文章——老师从“题意理解、可借鉴优点、存在问题、修改思路”几方面导评——学生提出修改意见,由学生推选一位输入文字快的同学配合作者当众进行修改(此过程中,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同学间相互评价修改意见,老师则充分发挥导评作用。老师预先也准备好自己的修改意见,但先不出示,避免影响学生的互评)——老师投影出示自己预先准备好的修改意见,与学生的对照,学生修改如有胜过老师之处,则大力肯定学生的智慧,同时鼓励学生对老师的修改意见进行评议——要求学生反思自己作文有否游离中心的现象,并尝试用红笔改正——实物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