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80个字。
8-1-1
探索课题 入境感形象 美读悟长征
示教老师 连云港师专附属中学 王丹婷
使用教材 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长征组歌”
《草》
思路阐述:
以前教过王愿坚的小说,是《七根火柴》,现在新换了一篇《草》,编在《长征组歌》的单元里。这个单元有诗歌,也有散文和小说,还有电视剧本。立体化地通过多种文学样式,来颂唱长征这部伟大的史诗。朱光潜先生说:“读小说要读出它背后的诗意”。《草》的诗意,正是在小说“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性格描写中表现的属于中国人民宝贵精神财富的长征精神。
毫无疑义,这个单元要渗透革命传统的教育。《课标》也要求“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但文学作品的倾向性是“具体地形象地隐寓于故事情节发展之中的”对倾向性的感悟和评价“不必用明确的概念性思想表达出来。” “读作品,首先是生动具体的的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性格。……其次是表现出的强烈的感情。”“最感动人的不是概念性的思想而是生动具体的感情”。(朱光潜)
在研读中体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技巧。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设计的思路是,引导学生进入红军过草地的典型环境,感知并感动于红军从领袖到战士的英雄形象,用动情的方式展现对长征精神的崇高之美的感悟。以一个“感”字贯穿过程,着重采用美读的方法。
回顾全篇,说英雄
精赏片段,知英雄
品味朗读,现英雄
迁移拓展,学英雄
第一课时主要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对《草》的情境中。和学生一起去领悟作者怎样用“草”这条线索,铺展情节,刻画人物的形象。初步感受本课红军长征的英雄主义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