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3/30 17:5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1. 《茶馆》的文本创作意义。
2. 老舍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 了解“京味儿文学”的主要创作特点。
4. 了解老北京人情风物。
5. 观看完整话剧电影《茶馆》。

Ⅰ.必备知识精选
一.生字
 龛(kān):供神佛的小阁子,如:财神龛。
 侍(shì):侍侯,不要误写为“待”。
 戊戌(wùxū):注意几个形近字:戍shù戒jiè。
 饷(xiǎng):薪金。注意与晌区别,不读shǎng。
 角(jué):角色。多音字,在“角度”等中读jiǎo。
二.词语
 老气横秋:可用来形容神气严肃、老练,暮气很重;没有朝气但很骄傲。横(héng):充满。
 嗜(shì)好(haò):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
 搭(dā)讪(shàn):为了应付尴尬局面找话说。
 随机应(yìng)变:随时根据情况灵活应付临时发生的事态变化。应:应付。
 忏(chàn)悔(huǐ):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
三.作者介绍:
老舍中国著名作家,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老舍父亲是清末皇城的护军,在抗击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中阵亡。
老舍先生七岁念私塾,以后在西直门私立第二小学堂、南草厂第十三小学、北京市第三中学读书。1918年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北京市方家胡同小学校长、北京市北郊劝学员、天津南开中学教员。
1924年夏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业余刻苦自学,并开始写小说。创作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三部长篇小说。1929年夏离英,途经巴黎等地,在新加坡滞留半年,在华侨中学任教,创作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年春回到北京。
1930年夏在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任教授,利用寒暑假期写作,创作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短篇小说集《赶集》、杂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1931年与胡洁青女士结婚。
1934年夏至1936年夏在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并继续写作。著有短篇小说集《樱海集》、《蛤藻集》与个人创作经验集《老牛破车》。1936年辞去教职,专门从事写作,创作了《骆驼祥子》、《文博士》等。
“七七”事变爆发,11月济南失陷前夕,只身离济赴武汉。1938年8月武汉失陷前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迁重庆。自1938年3月至1945年抗战胜利,一直是该协会的主要领导人。这期间他团结和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利用各种文艺形式对爱国抗日做出了贡献。他自己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