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教学案例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29 5:57:5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00个字。
案例名称:聆听真情 感悟真情 释放真情 《雷电颂》教学案例
课文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授课学校:大冶市金山店铁矿学校(中学)
授课教师:陈永光
教学观点:《雷电颂》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散文诗来教学,它是屈原这个人物的抒情式的内心独白。全文运用呼告、反复、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强烈的爱憎情感。教学本课,朗读是最好的教学手段。而且我一直认为: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而且还能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如果说文字是一种心灵的创造,那么朗读就是一种再创造。聆听优美真情的朗诵表演,感悟文字的真情倾诉,学生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散文诗的主题和情感,陶醉其中,并且激发自己内心的真情共鸣和朗诵欲望。同时,朗读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素养,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朗读教学理应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结合前面的分析,我确定本文的教学课型以朗诵课为主,朗诵中让学生去感悟真情,释放真情。
课前准备:《雷电颂》课件(含王卫国老师视频朗诵)
教学实录: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的由来都有一些历史的渊源。比如说每年的五月的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二千多年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大家知道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谁吗?
生:屈原
师:那么你知道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生:不知道
师: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屈原的内心世界,去聆听他的心声。
(板书:雷电颂郭沐若)
(幻灯片展示: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
(1)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2)写作背景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当时是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1942年1月,时值“皖南事变”,郭沫若在重庆创作了《屈原》,借古讽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