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00字。
2006年山东卷高考作文写作导引及佳作示例
(266031)山东青岛十七中 曹春梅(13153209892)
[题目设置]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和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试题评析]
从反押题的角度来说,今年山东的命题是相当成功的。材料由一首哲理诗构成,诗意的指向性是多元的,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80万个山东考生能从诗句中读出的寓意也就不一而足。从这个意义上讲命题就是开放的了,而命题的开放性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能说,但是否所有的人都有话会说,则不尽然,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就有了区分度。
[写作导引]
连续三年训练过思辩性话题作文之后,学生对思辩性话题作文的构思和立意已经很熟悉。在高考中把立意引入考生自己比较熟悉的区域是非常明智的做法。鉴于2005年山东话题作文“双赢的智慧”里暗含“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今年这一开放式命题能否在立意上也走思辨性的路子呢?细观诗句,答案是肯定的。诗句其实可以浓缩为一句话:“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其实那儿和地球一样”。根据诗歌意向的多角度指代性,星星可以理解成人们喜欢的甚至崇拜的东西,它们遥不可及,美妙无比,但当你走进它,可能真实情况并不如此。比如“戚继光”,戚继光,是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对于这样的人物,人们自然把他刻画为道德楷模。但《明史》这样评价戚继光,说他与另外一位抗倭英雄俞大猷“均为名将,操守不如,而果毅过之。”他操守上最大的污点,就是向当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提供性贿赂。据王世贞的《张公居正传》记载,戚继光曾经购买“千金姬”送给张居正。当时,官员家里养几个歌姬或者多置几个小妾,是普遍的风气。在中外历史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毕加索如果从私生活的角度去考量,甚至远非流氓、负心之类的词汇所能容纳;看过《战争与和平》的人,恐怕也不会对成功地抵御了拿破仑大军侵略的库图佐夫元帅有多少好感。实际上这种感觉才是真实的,在此之前的所有想象都带着自然的虚拟放大成分。我们之所以会那样想,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我们对其缺乏足够的了解。就是那句话,距离产生美。这样一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