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30字。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篇
07年6月8日
每年中考中都有一批考生的作文得分不高,特别是一些平时作文不错的同学也常常会出现一些纰漏。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几点:一是审题不够细致,常常是大而化之;二是立意不当,常常是生搬硬套;三是选材不当,往往是胡编乱造。那么,如何克服上述毛病,写出切合题意的应试佳作呢?
一、 学会审题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这一关把不好,就会跑题,就会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危险。那么,应该如何审题呢?
1.审清要写的题目及其内涵、范围
中考作文题都是专家苦心拟就的,虽不设置障碍,但也需转个小小的弯子。“转弯子”是为了强化考试的区分度。所以考生下笔前,一定要仔细审题,特别是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在 的影响下》中的“影响”,是对别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的作用,可以是潜移默化的,但有的同学却写成了“教育”“帮助”。看似一样,实则相去甚远。
2.审清具体的写作要求
一般作文试题都有具体的写作要求,如文体要求,拟题(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要求,字数要求,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的要求及表达、书写要求等等,这些都要一一审清,不可麻痹大意。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审题有这样几个要领:
1、分清文体:首要区分作文的文体,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还是其他类题。
2、领会命题用意:比如要分清题目要求是写人还是写事、写人的记叙文。有的是通过记叙一件较完整的事来写,也有的是通过几件事或几个片断来写,而叙事的记叙文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但要注意的是,写人和写事的记叙文中人和事是分不开的。事是人做出来的,不写人就无法表现事。同样,不写事也无法表现人。因此,具体到一篇文章中,要准确地找到侧重点才不会跑题。
3、看清范围大小:文体中往往会有起到限制的词语,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范围中进行作文,千万不能冲出禁区,否则写得越好跑得越远。有些是地点范围,如《街头见闻》、有些是时间范围《童年的我》、有些是人物范围《我的邻居》。对于直截了当的命题限制,同学们还不大会出错,但在近年十分流行的材料式作文和话题式作文中,同学就要通过仔细的阅读、把握文章的限制范围。
4、把握关键词语:每道题目都有题眼。因此同学要善于抓住题眼、一击即中。这里可简要介绍几则方法:加字、减字法。中考命题是十分科学严谨的,老师对于每个字乃至每个标点符号都要琢磨推敲。因此,学生千万不能大意疏忽。例如:2001年中考作文题《有家真好》,很多同学疏忽了这个“有”字,同学心里要注意《有家真好》和《家真好》这题一字之差的奥妙。另外,同学也要注意同类题型的比较,同学在考试时千万不要放过命题要求,尤其是粗体字排印的文字,这是命题者对学生的重要提示。别小看这几行字,可谓“言约旨远”,它既明确题目的文体、字数,更点明了题目的指向和作文的忌讳之处,有时细细品味“提示”,还能为你开阔写作思路。可以这样说,近年的中考作文题内容和文字明白晓畅,为的是减轻审题难度,但还是有考生跑题、离题。究其原因:一是考试心态不好,粗枝大叶;二是理解能力不足。会错意、表错意、牛头不对马嘴,那就糟糕了;三是思想认识、生活阅历、语言功底有所不足,审题时依然产生困难。
这里再谈谈中考作文的点题法
首先我们还是来谈一谈破题:破题也叫做点题,是指写文章在关键的地方,用最简明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