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6/23 13:17: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00字,共1课时。上海重点中学公开课教案并附教后记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一)   课前预习:
1、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自行疏通《项脊轩志》中的文句。
2、根据所给的归有光的简要生平年表,以归有光的年龄为序,编写一张“项脊轩”的纪事年表。(各小组准备一到两张幻灯片)
3、阅读《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补充材料,体会归有光的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往今来读书人都喜欢给自己的书房起一个情趣盎然或别具深意的名称,于是这“斋、室、堂、轩……”也都成了书房的代名词。张溥的书斋被称为七录斋、梁启超的书斋名为饮冰室、纪晓岚的书斋被称为阅微草堂、曹雪芹的书斋名为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就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
 读书人在书斋中埋首苦读,皓首穷经,也在这小小的书房中观察生活,体会变迁,书房成了许多读书人情感纠结的所在。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归震川先生的书房“项脊轩”,来体会一下与这间小书房有关的许多故事。
二、提问1:作者的书房为何被命名为“项脊轩”,在文章中,作者除了称这间小书房,“项脊轩”或“轩”以外,还用了什么名称?(室、南阁子)
提问2:为何会有这些名称上的不同呢?在做书房时称为轩,由轩到室的演变有情感的因素。
三、请四组中的一组同学代表展示所做的“项脊轩”纪事年表。
谢谢xx同学的介绍,我们发现在这篇仅547个字的文章竟写下了如此多的生活琐事和细节。那么我也做了一张纪事年表,当然,我是尽力把所有的内容做在了一张表内的。展示“纪事年表”。
项脊轩纪事年表
先是(15岁之前) 有诸父分家事、妪述先妣生前事。
束发(约15岁):修葺南阁子及之后读书轩中。
中有先大母探望、以脚步声辨人和轩四次遭火事。
18到19岁:写了《项脊轩志》的正文。
后五年(23岁)妻魏氏嫁入归家。
中有妻从归问古事,凭几学书事。有述诸小妹问阁子事。
后六年(28岁):妻亡,室坏不修。当年有种枇杷树事。
后二年(30岁左右):复葺南阁子。其后不常居。
其后若干年:亡妻所植枇杷树已亭亭如盖。(完成附记)
四、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
由此看来,《项脊轩志》中的这间小书房,已然成为了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是作者感受家事变化的一个窗口。所以这也就是我布置大家在预习中编写“项脊轩”纪事年表的原因。经过那么多的事情,而所有的事情却又勾起了作者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那么这两种不同的情感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多可喜,亦多可悲”。
(1)请同学们从年表所记录的事件中找出与“多可喜”相对应的文章内容,并说出可喜之处。
一是文章第一段轩成后的描写。喜在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焕然一新,一改往日的小、旧、漏、暗,变得适宜于读书。对于自幼好学的归有光而言实在是可喜可贺。当然其中的一些细节的描写也很精彩,比如小鸟啄食、桂影斑驳等,写出了改造后的项脊轩环境优美。
二是附记中写妻子与作者在项脊轩中生活的一段。喜在何处呢?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凭几学书”,妻子归宁,转述诸小妹问阁子的话,这些都是最生动的片断。看着似乎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