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54张,教案约9990字。
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
《<梦溪笔谈>二则》教学方案1
主讲老师:兴化市顾庄初级中学 赵俊
年级:七年级 学段:第一学期第五单元
学科:语文 版本:苏教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蝎”“喙”“钳”“穰”等字的读音。
2.能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能准确地解释“岁”“穰”等重点字词的含义,掌握常见文言虚词“之”“其”“以”等的用法。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能举例说明生物防治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模块一:课堂导入
老师出镜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实现长足发展的强大动力。在2003年和2005年,中国先后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标志着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一步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正在日益发展壮大的技术强国的地位,令世人瞩目,国人振奋。其实,科技不仅体现在航天、军事等尖端领域,它也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身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视线投向近一千年前的北宋,看看在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沈括的笔下,又记录了哪些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的故事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沈括及他的著作《梦溪笔谈》。
切幻灯1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曾积极参加王安石的变法革新运动,历任中央和地方官职,掌管和主持过天文研究、盐政改革、农田水利兴修和军器制造,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地质、医药、音乐、工程技术等方面有精湛的研究,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也非常关心,凡有见闻,无不详为记录。晚年,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筑梦溪园,举生平见闻,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梦溪笔谈》这部综合性科学论著。
切幻灯2
《梦溪笔谈》全书共30卷,主要总结记载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据统计,该书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就有二百余条,占全书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内容包括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及工程技术相当广阔的领域,其中有些科学发明创造,已经列于中世纪世界各国的先进行列。《梦溪笔谈》是我国和世界科学技术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这一节课,我们首先学习《<梦溪笔谈>二则》中的第一则《以虫治虫》。来,一起看看本课的学习目标。
切幻灯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蝎”“喙”“钳”“穰”等字的读音。
2.能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能准确地解释“岁”“穰”等重点字词的含义,掌握常见文言虚词“之”“其”“以”等的用法。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能举例说明生物防治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