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70字。
《合欢树》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 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
3、 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作者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备: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
2、 感受文中母亲对儿子真切的关爱和用心良苦。
教学重、难点:
感受文中母亲对儿子真切的关爱和用心良苦。
教学设备:多媒体
一、 导入语
展示题目:合欢树(附图)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创作奖。
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位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
二、听朗诵《秋天的怀念》
在开始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朗诵,这也是史铁生创作的散文《秋天的怀念》,这篇短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我们的课文非常相似,有助于我们学习《合欢树》这篇课文。(5分钟左右)
三、感知课文:
一) 我们已经已经在课下预习过这篇课文了,那么现在请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快速地阅读一下文章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这三段中讲了哪几件事?请在文章中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联系写作手法)
预设答案:
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
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