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用诗歌建起的名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9/17 17:20: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00字。一座用诗歌建起的名楼
□枊 岸   图景·图画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东临苏浙,地近沪杭,为安徽之东南门户。自公元前109年设郡以来,宣城历代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辍,范哗、谢眺、沈括、文天祥等先后出守于此,李白、韩愈、白居易、杜牧等也曾相继来此寓居。众多的人文遗迹,优美的自然风光,使得这座古城不仅赢得“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的赞辞,更享有“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宣城人文胜迹遍布,不仅有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的谢眺楼,还有被300多位文人赋诗作画的“江南诗山”敬亭山;其出产的宣纸、宣笔、徽墨“文房三宝”和绩溪古建筑、饮食文化,更是代表了“徽文化”的最精彩篇章。 
      解说·解读 
  一座用诗歌建起的名楼     
  那年去宣城,就是冲着谢脁楼去的。 
  我们在一个十字路口向一位正在值勤的交警打听:“请问去谢脁楼怎么走呵?”“沿着这路一直向前,再过两个红绿灯,向左拐,走500米左右就到了。”交警同志手指着我们迎面的一条马路,热情地告诉我们。于是我们驱车直奔那里。 
  到了那儿,我们都傻眼了:眼前哪是什么“谢脁楼”,而是一家与谢脁楼风马牛不相及的“谢脁酒楼”。门眉上字大如斗的金字店招,不但镶着霓虹灯,而且还披着五颜六色的小电灯,看上去俗气极了,硬是把一座还算朴素的楼房,打份得如同一个倚街卖笑的艳妇。 
  我们很失望,于是继续寻找真正的谢脁楼。但驱车在宣城城内四处转悠的结果是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结论:谢脁楼早已无迹可寻,要领略登临谢脁楼的意味,只有去读李白的那两首诗了。 
  一般说来,一处胜地,一位诗人即使登临多次,也不会多有诗作。这不为别的,只因为诗人面对同样胜景所作之诗,容易重复,不易出新。然而李白相隔不到一年时间,两次登临同一座楼阁,不但两次都写了诗,而且两首诗都成了唐诗中的杰作。恐怕只有诗仙才有这样的艺术胆量和艺术才华吧。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李白在宣州(今安徽省宣州市)一带游历,他的族叔秘书省校书郎李云准备去别处,李白就在当地的谢脁楼(南朝时著名诗人谢脁任宣州太守时所建)为他饯行,即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怀古伤今的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双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清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开篇两句,诗人直抒自己饯别时的心情:过去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无法追回——欲写“今日”之愁,却从“昨日”落笔——然再后再一笔带出“今日”:它给人带来的仍是无穷的痛苦的忧愁。一股郁闷愤慨之情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紧接着,诗人笔锋陡然一转,五、六两句将即景叙事:诗人登楼远望,只见秋风浩荡、大雁南飞。表面上似乎将愁苦抛却了一边,然而细味诗意:大雁飞去归期易料,而族叔这一离去,却是归期难料,因此诗人面对此情此景,心中的失意之感和离愁别绪难以言说;只好“劝君更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