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000字。感恩,从写一封家书开始!
活动倡导者和设计者:ht88111
导言:
《酒干倘卖无》
没有天哪有地,
没有地哪有家,
没有家哪有你,
没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养育我,
给我温暖的生活,
假如你不曾保护我,
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是你抚养我长大,
陪我说第一句话,
是你给我一个家,
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
——选自《酒干倘卖无》歌词 罗大佑 侯德健
这些日子,我们和家人朋友有交流吗?用什么?手机短信?还是电子邮件?亦或电话?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走进了零距离的地球村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便捷、简单和直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在纸上一笔一划地写,再寻一个信封,细细贴上邮票,郑重其事地放进邮筒,默算收信人收信的日子,那种写信、寄信、盼信的时代似乎渐渐远去,从遥远的世纪姗姗而来的家书,渐渐成为最美丽的回忆。199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李春波一曲《一封家书》唱出了多少观众的热泪,“口白式”的音乐本无多少新奇之处,真正打动人的是平平淡淡里深藏的对家人的牵挂和祝福。享受快捷的通讯,并不妨碍我们书写家书的温馨,一纸墨香,或潇洒俊逸,或端庄娟秀,或遒劲有力,或温婉细腻,不用看内容,写信人的万般情感已跃然纸上。
现在的学生,是人群中最“忙碌”的人,以致于“忽略”他们最重要的家人,让我们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拿起笔,静静心心地写一封家书,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引导他们对父母感恩,对师长感恩,对朋友感恩,对生活感恩,做一个心有感恩的人,学会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激发他们勤奋学习、努力成才、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撰写感恩家书的过程中学会“爱”,从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活动过程:
文人墨客与家书
家书有情。人们喜欢家书,因为人们爱家,家不同于外界社会,它充满爱、关怀和了解,家书为家编织着经久不衰的感情纽带。
家书最真。著名哲学家任继愈曾说:家书写的时候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给其他人看的,所以讲真话的多。
家书最柔。西方把家书称为“最温柔的艺术”。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含蓄,更细腻,这种民族性格,使中国有幸长期亲近“最温柔的艺术”。
让我们带领学生会一会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走进独特的中国家书文化。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秋思》 张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