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巴特勒的信》自主学习方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19 8:54:1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60个字。
《给巴特勒的信》自主学习方案
(本文发表于07年10月10日出版的《语文周报》)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罗湖中学(344104) 邱员太
我国著名女作家王英琦曾站在圆明园废墟上发出这样的慨叹和控诉:“我抓起一把发黑的泥土,仿佛闻到古代人民智慧的芳香;我拾起一块烧焦的瓦砾,仿佛看见烟云火海中,强盗们发出兽性的狞笑……”其实,早在146年前,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发出同样的慨叹和控诉。
    一.拨云见日找文眼,顺藤摸瓜明主旨
【风向标】诗有诗眼,文有文眼。阅读文章,若能抓住提纲挈领的文眼,就能理清线索,把握文脉,窥视主旨。
1.这封书信的文眼是哪一个词语?你怎样理解这个词语?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这封书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果让你把这封信压缩成一句话,你将怎样来表达?
二.依文据体理思路,抓住特征剖结构
【风向标】文章的结构,实际就是作者的行文思路。弄清了文章的结构,也就等于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与特色。理思路,剖结构的关键在于:研读开头和结尾,推敲过渡与照应。
3.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4.如果把主体部分又细分为两个层次,你打算怎样划分?你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三.瞻前顾后抓重点,条分缕析选要点
【风向标】韩愈曾说过:“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就是说,对于叙事性文章必须掌握主要情节,对于说理性文章必须探寻中心意旨。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关键就是要善于把握重点段落,领会精神实质。
5.精读第3自然段,说说在雨果的心目中,圆明园是怎样的一种东方艺术?蕴含了作者对东方艺术怎样的感情?
6.精读第5、6自然段,说说雨果是怎样评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件事的?蕴含了作者对英法联军怎样的感情?
四.选准特色品语言,沙里淘金求神髓
【风向标】语言是构成文章的物质形式,所有文章都必须借助语言这个工具来反映生活、传播知识、交流思想、阐述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学习语言,理解、揣摩、品味语言的过程。品味的角度很多:品味词语的锤炼之美;品味句子的修辞之美;品味语言的意蕴之美;品味语言的情感之美;品味语言的哲理之美。
7.下列句子中,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A: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B:在中国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中国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8.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