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60个字。
诸多困惑山重水复 多向探究柳暗花明
——谈新课标教学实施中的种种困惑
潜江市浩口镇苏港中学 饶邦明
我,教书几十年,教语文近三十年,却很难找出一个适合的词语来形容孩子们如今学习语文这一学科的现状及难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对各学段提出了详实的要求,各学段五大目标,囊括了语文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方方面面;也正是这五大目标使教学实施者在实施教学教程中,对孰重谁轻的问题产生了种种困难或困惑。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怎样使学生有效地发展呢?在繁杂的教学任务下,怎样使受教育者得到发展呢?这是落在教育实施者身上的首要任务。
党和国家有关机构及有关部门多次警示学校,教师给学生“减负”,让学校、教师要思想解放,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学生愉快成长。然而课程标准的五大目标却似“五块大石头”,压在教师学生身上,使教师的教学产生了种种困难和困惑。那么,目前广大教师难以放下的困惑有哪些?
困惑之一,教学任务的繁重与部颁课时安排的不协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定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既然是基础课程,在教学中也就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部颁的课时标准与所要求完成的教学任务极不协调。我仅举初中学段教学为例,初中7—9年级的课程设置每周仅安排有五个课时。大多数初中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就采用“挤”、“占”、“压”的方法来弥补教学课时的不足。“挤”即挤掉美术、音乐、健康、班会等来增加语文的课时;“占”即占用学生的双休日,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