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360字。有分析,有例文,资料翔实,实用性强。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2008年中考作文命题趋预测
2008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之一:小心命题作文的回归
命题作文是各类作文的根。随着07年部分高考语文命题作文的出现,命题作文再度受到世人的关注。中考作文命题的航向,或许也会按照高考的指挥棒,由热极一时的话题作文向命题作文过渡、回归,所以命题作文的训练不能放松。且看2007年部分地市的中考命题作文:
1、广东《最好的奖赏》2、广州《心中有盏红绿灯》3、江苏省南通市:《带着微笑出发》4、泰州市:《成长比成功更重要》5、苏州:《晨》6、衢州《我拥有,我快乐》7.山东莱芜《其实并不是这样》8.上海《记住这一天》”9、南京《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10、四川内江《路上》
写作点拔
1.命题作文的题目万不可改动
在考试中,有的考生将命题作文按话题作文来写,有的直接改了题目,都是万不可取的。改动命题作文题目的文章在评卷时直接进人三类或三类以下作文进行评分。
命题作文的题目从形式上大体分为两种。一是直陈式,一是材料引述式,第二种形式考生在考试中出错的最多.把“为题”理解成了“为话题”。“为题”、“为话题”,一字之差,要求相去甚远:前者为题目固定。不可更改:后者是一个范围,题目需要另拟。
命题作文的题目从立意的角度也分两种形式:一是立意型命题。如“一个平凡的人”、“我为此而自豪”、“母亲的爱”、“榜样”等,此类题目一般范围清楚、立意明确:一是非立意型命题,如“雨中”、“老师,我想对你说”、“校园的早晨”等,这一类题目需作者根据题目的含义和暗示等信息认真分析,发挥想象,自己立意。虽可自己立意,但仍不可改题目,如真有需要,可在命题题目下起个副标题,这在考试中是允许的。
2.掌握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1)弄清题目的限制和要求
命题作文常对文体、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内容等有限制,弄清楚
08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二:不可忽视半命题作文
不可忽视半命题作文
笔者从2007年全国各地的110道作文题目中粗略统计了一下,半命题作文占了26道,约占24%,可见从中考作文命题方式来看,半命题作文渐渐回归,也受命题者的青睐,我们在训练中不可忽视。
且看2007年全国各地部分中考半命题作文:
1、山东枣庄
作文试题:假如我能_____
2、嘉兴市
我自豪,因为我的学校,我的班级;我自豪,因为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自豪,因为我的奋斗,我的成功……
请以“我因 而自豪”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20行);(4)不得抄袭;(5)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3、扬州
“吃”,可能是我们接触最多、关注最多的字眼之一。吃、穿、住、行.“吃”为先。爷爷爱吃咸,爸爸爱吃甜;江苏人爱吃米,山西人爱吃面;“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
2008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三:过好材料作文写作关
“材料作文”,是提供“材料”让考生阅读并按照要求作文的试题。它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目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学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写作能力的广阔空间。更由于“材料”所具有的灵活性,丰富性,与时俱进性,以及极高的抗拒“猜题”性的优势,使它备受命题老师的青睐。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每一年都少不了“材料作文”。2007年全国100个考区的中考作文试题,在39道选题作文中,20个考区选用了“材料作文”作为其中的备选项,再加上有8个考区是纯“材料作文”,采用“材料作文”形式的考区就达到28个,占100个考区的28﹪。不言而喻,写好“材料作文”是备考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关口,考生必须重视“材料作文”的写作。
写作点拨
1.把握材料寓义
当前中考材料作文要求从材料中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因此,审题立意成为写作的首要问题。而材料对
2008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四:选题作文将成为新宠
选题作文的备选题目.可以是命题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以“话题+半命题”的组合方式最常见.占选题作文33.3%:其次为“命题十话题”。选题作文最大限度地适应各类考生,为考生创设宽松的写作环境。这种命题,比起单纯的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自由发挥。从笔者收集110道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考题来看,河南省实验区、河南非实验区、山西省、吉林省、哈尔滨市、福州、青岛、济南、长沙市、四川成都、湖北黄冈市、广州市花都区、广州番禺区白云区等共有35个省市区都采用了这种命题方式,可以预见,这种新型的命题方式,2008年必将成为各地中考作文命题人的新宠。
写作点拔
1.读题审题,迅速果断地选出适合自己写作的文题
选题作文命题形式具有弹性、开放性、选择性和适应性,其目的是要尽量做到让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在读题审题选题阶段,同学们要准确迅速地读懂每个选题的题意,迅速果断地选出最适合自己写作的文题。既不可仓促草率,也不能拖沓犹豫费时太长。一般要在5分钟~8分钟之内完成。
2.煞住“惯性思维”之车.排除考前读写训练产生的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