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20个字。
美来自内心,美来自魅力
---------浅谈语文课的魅力与美感
李家巷中学 寇宏
内容提要:《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开宗明义写到: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
科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语文在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极
其重要的意义和地位。那么怎样才能让一堂语文课生动活泼富
有美感和魅力呢?怎样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感觉不枯燥乏味呢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呢?我总结出应该从创新和兴趣两大主要方面入手。
关键词:语文 、创新、 魅力、 美感、 兴趣
法国人总是骄傲的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而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犹如天上的明星般璀璨,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汉语更是世界上最美丽更富有内涵的语言。因此,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只在于读书识字,它还肩负着传承历史、传承文化的重任。作为一名教龄只有四个月的新教师,我总在思考:怎样使一堂语文课上的既实用又富有美感呢?怎样使一堂语文课变得富有魅力,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如火的骄阳,融融的月色,飘舞的冬雪,虽然是不同的风景,却都能触动人的心弦,让人从中品出美来。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文章仿佛是不同的风景,老师便是导游,能否带学生去领略各种风景独特的美来,这是十分重要的。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其特定的历史使命,同时它对于增强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审美意识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当通过师生的情感共鸣达到一定的审美高度,给人以美的享受,以智慧的启迪,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二、教学语文要具有美感。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学语言除了应有的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外,还应具有行动性和形象性。在语文教学中,不论是采用聊天式、朗诵式,还是演讲式和抒情化的语言,都必须注意用语的前后衔接,谈吐应似流水行去下面具体谈谈三点:
1、制造气氛,以情感人。沉闷、凝滞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坟墓,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障碍。教师有责任通过语文创造特定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思维,使他们理智而又动情地学好语文。《静夜》需要宁谧、幽静的气氛;《春》需要活泼生动的气氛;《行道树》需要凝重、庄严的气氛;如果教师在制造以上各种气氛的同时,伴随相应的教学节奏,就能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熏陶、在心灵上受到震动。
2、抑扬顿挫,以声激情。恰当地运用语言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低快慢,以造成教学过程的节奏感和教学气氛的波澜起伏,使学生思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