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40个字。
《背影》教学案例
《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中的一篇平中见奇的散文精品。全文语言朴实无华,但传达了无限的深情。文章通过刻画父亲的背影,特别是父亲蹒跚地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禁不住与作者一起热泪盈眶,那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一份至亲至诚至爱的深情。
【课例呈现】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背影》,那我想问问大家,课文中几次提到父亲的背影?请你从文中勾画出来,并说说哪一处背影最让你感动。(学生开始默读课文,并勾画相关语句。5分钟后陆续有学生举手。)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生:课文中四次提到父亲的背影。
师:那老师再问问你,这四次背影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生:第一次出现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点题的背影;第二次出现在第六自然段,是父亲买橘子爬月台时的背影;第三次也是在第六自然段,是“我”和父亲分别时的背影;第四次出现在课文的最后一段,是我读到父亲的来信后又再次想起他的背影。
师:很好,请坐!概括得很具体,理解也很到位。那么在这四次背影当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一次的背影?
生:(齐呼)第二次!
师:也就是父亲买橘子爬月台时的背影,既然大家都有同感,那么我们就直奔课文的重点部分,一起来阅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师:(出示小黑板)那你能根据小黑板中的词语(戴 穿 走 探 爬 攀 缩 微倾 散放 抱)来复述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吗?(学生小声复述约5分钟后,有同学已经举起了手)谁来复述?
生:父亲送我上车后,又跟我说去买几个橘子,还吩咐我不要乱走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和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穿过铁道后,他便开始爬月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慢慢往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看起来这对于他很艰难。这时,我看见了他的背影,我的眼泪便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了。为了不被他和别人看见,我赶快拭干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