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70字。
新课程对教师听好课的要求
徐邦桃
一、新课程要求听课教师态度要端正,要集中注意力。
卓有成效的听课总是听课者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前提。听课者要想获得理想的听课效果,必须本着向别人学习的态度,进入课堂后就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要求学生做到的,听课者必须做到。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做到认真听、仔细看、重点记、多思考,不要漫不经心,不要东张西望,不要思想开小差,不要随意说话议论,不要干扰学生学习,不要干扰老师上课,更不要迟到、早退、衣冠不整或抽烟、喝水、干扰教学秩序等。如果听课者心猿意马,左顾右盼,或迷迷糊糊地打嗑睡,或嘀嘀咕咕相互讲话,心思全然不在听课上,这种听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听课是单调刺激,长时间的静坐容易使人疲劳和困倦,这就要求听课者用意志来克制自己,使自己自始至终进入角色进入状态,整个意识要随着讲课情境活动而活动,这样才不容易走神。
二、新课程要求听课教师听课前要了解有关学科的课改信息,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听课要透过现象听出本质,即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地深入,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经验,新的问题不断地涌现,听课者应不断地关注和学习有关学科的新的理论、方法和经验,获取新的信息,思考新的问题,从而提高听课的品位,准确地发现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缺点,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当前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做到如下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角色转换意识等。如果听课者不了解这些新的要求,就不可能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审视课堂教学,就可能出现“听不懂”的现象,甚至有可能产生错误的判断。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有关学科的课改信息。
三、新课程理念要求听课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听课中的关注点。
(1)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如何自主、主动学习。
以前听课,主要是听老师讲课,目光都集中在老师身上,看老师表演式的讲授、提问、示范,看老师如何有条不紊地安排一节课的教学程序,看老师如何控制学生的活动,欣赏老师的板书设计等等。总之,听课时偏重关注老师的教,而忽视注意学生的学。现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听课的关注点也变了。教师要更多地观察师生之间如何互动,更多地观察全班的每一个学生是否都自主、主动地参与到发现、思维、探索、操作的学习过程中,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
(2)从偏重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