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教案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2/22 8:55: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三个课时,约38780个字。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课时   总述
一、明确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考向预测及复习建议
A.考向预测
1、取材范围将进一步拓宽。
2、答题仍会是以主观表述题为主的模式,分值上,8分是主导。
3、设题题量维系在2—3题,单首为主,比较阅读为辅,综合性设题,突出整体理解,设问具体,切入口小。
4、品味语言将是首选,包括关键词的品评、诗眼的设置、重点句(包括标题)的赏析、描绘画面的品评等。
5、情感的考查将是重头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上:分析某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某首诗的内容,指出诗中的感情;结合诗词的感情,印证前人的评价;比较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情感类别主要集中在思念劝勉、吊古伤今、借古讽今、昔盛今衰、寄情山水、思乡厌战、报国无门、思远怀人、羁旅行役等方面。
6、表达技巧的考查将常考常新。主要围绕衬托渲染、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对比比喻、夸张拟人等展开,将从以下角度切入:分析某句诗的表达技巧、分析全诗的表现手法、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B.复习建议
1、广泛阅读,加强积累,依托教材,强化训练。  2、夯实基础,掌握各种鉴赏术语。
3、细析题目,研究鉴赏点。                    4、构建模式,优化书面表达。

第二、三课时   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了解形象的含义
诗歌中的形象指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人物形象不仅包括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的自我形象,还包括诗人在诗中塑造的其他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又包括景象和物象。
这里要注意的是那些融入了作者主观意念的事物,蕴涵着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称为“意象”。而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有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二、鉴赏指导
1、要学会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
2、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形象和意象。
3、掌握出题的角度。
如:人物形象的特点,形象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
景物的特点和塑造的方法或角度(近远、动静、色彩、各感官、大小等),景物的层次和作用;意象的含义和深层含义,意象组合而表现出来的意境
三、友情提醒
1、鉴赏人物形象要分析刻画形象的手法,注意分析形象的相关描写,分析形象所处的环境;鉴赏景物要分析具体景物的含义,注意景物的特点和作用;注意意象的特定含义、隐性含义、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注意不同意象表现出不同的意境。
2、了解一些题目的常规问法及答题模式
A.人物形象类——
问法: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答题思路和模式:(1)明确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