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90字。
夯实基础,稳中求变
── 2008高考语文备考思路
江门一中高三级 杨青兰
07年新高考已经现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相信有不少高三老师看后觉得“也不过如此”。的确,由于今年是新课标新高考的第一年,为了稳妥起见,它变化的步子不可能迈得太大,新高考的“庐山真面目”今年仅是“惊鸿一瞥”而已,并非最终的结果,估计2008年还会有变化。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08年的备考应该立足基础、立足能力、立足生活,在稳定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提高。
一、立足基础
今年是广东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全国共四个省)首次高考,为体现新课程标准和培养选拔新型人才,今年的语文试卷作了较大的调整:一是设置了选考内容,以体现选择性;二是在选考内容中增设探究能力的考查,以提高能力考查的要求;三是现代文阅读考查了论述(说明)类、文学类、实用类三种文本,以体现新课标文本分类的特点;四是加强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考查,以体现基础性和实用性。尽管是新课标,新题型、新高考,但从公布的成绩看,我校各科成绩较往年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就语文一科,无论是平均分(全级平均分约102分,比省平均分多了12分),还是高分层(最高分137,120分以上的有44人)人数,以及合格率,均比往年明显提高,可见新课标的改革已凸现成效,特别是高三阶段的备考复习,采用“夯实基础,稳中求变”的复习方法是正确的。经历了这一轮新课改的过程,回顾历年高考及新课改后的高三备考,我们觉得,尽管高考的题型经常变化,内容也不断更新,但大多考点不变,要想高考考出好成绩,最主要是扎实打好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凡事都要打好基础,高考复习也不例外。基础知识不扎实,难以开展后面的复习。所以,在复习阶段我们更要带学生走好第一步,紧抓基础。立足基础,我们选择了三个突破口。
第一个突破口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我认为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复习不能“大兴土木”,但又不能“废池丢地”。所以对字音、字形、词语、句子的运用连同后面的名言名句,我们采取的是打持久战的方法,主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从高三暑假补课开始,每周一次的晚测(冯文平、吕惠英老师负责),每周两次的默写(李少英老师负责),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跟进补充一些典型的字、词、成语让学生读、辨、查,这样天天积累一小点,细水长流,集腋成裘,就会做到厚积薄发。这种方法易操作,又实际,又不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具体操作如下(冯文平、吕惠英老师负责):
(一)基础知识板块(前四题)
复习安排:配合备课组第一循环整体的复习计划,分四个阶段复习检测
1、第一阶段 2007年11月份
进行拼音的集中复习 具体做法是:第一步 精选有关资料,筛选出学生易错的读音,印发相关资料;第二步 精选练习题附详细答案(各地06~07年仿真模拟题);第三步 用历年各地高考题进行检测。
2、第二阶段 2007年 12月份
进行词语的集中复习 具体做法是:第一步 印发常见成语和熟语辨析资料及答题技巧;第二步 精选练习题附详细答案(各地06~07年仿真模拟题)第三步 用历年各地高考题进行检测
3、第三阶段 2008年1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