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性试题应试策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2/24 15:33:5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10字。
例谈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性试题应试策略
江苏   秦  葆
    近几年来,高考试卷中“探究性”试题有愈来愈红火的趋势。继07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份新课标试卷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探究性试题后,08年江苏省考试说明也明确规定“探究性”试题将在文学类文本中考查。分值为 6分左右。
  “探究”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探索研究” 、“探寻追究”的意思。
探究性试题既是对知识的探寻,也是对生活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思考。能力等级为F级。
一、考试说明对“探究”的要求及考纲解读
1.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考纲解读:要求考生的答题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思考,角度不能单一,须分层答题,思考不能太肤浅,能透过现象看出本质,提炼出其丰富的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考纲解读:“民族心理”、 “人文精神”一般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是作品中固有的,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解读文本蕴含的这些深层含义。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考纲解读:“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所谓的“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不是“为所欲为”、 “信口开河”,是依据文本而合理推断。
二、探究性试题命题的原则及特点
1、设题重实际:它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符合高中生作答。
2、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
3、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4、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少有现成的答案。
5、答案有限制:它不会像平时可以“见仁见智”。这是选拔人才的高考,阅卷时总会给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参考答案,也就是说答案肯定不会“百花齐放”, “任尔东西南北中”。
6、题干表述有区别:有点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 “说说你的理解”等等。
三、“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
依据上述特点,“探究性”试题一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思考应对:
1、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例如:2004年福建卷21题:
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