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60字。
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测试作文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许多人喝同一口井水,只是有的人用金杯盏盛着喝,有的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有的人干脆用手捧着喝。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宝贵了许多,而用泥瓷之人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而那个用手捧着喝的人痛快地说了一声:“好解渴啊!”
其实,喝的都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解了渴就达到目的了。由此,有人联想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有人联想到了方法与结果的问题,还有人联想到了生活的乐趣问题。
请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与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作文审题存在问题:
1、 正确审题立意:
从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可以把泉水理解为生活本身。喝水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待生活的态度。杯子的好坏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生命的真正价值是寻找幸福并开创未来,就像寻找更甜美的水源一样。人类大概也分成这两种人:看重生活外表的人和看重生活本质的人。前者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幸福观和人生目标,众人的方向就是他的方向,永远在奔跑,气喘吁吁地奔向自己都不知道的目标。看重生活本质的人,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踏踏实实地创造自己的生活,不怕别人的白眼与轻视,他们可以用手捧水喝而敢于说:“好甜呀!”
从提示中也可以提炼如下观点:
1)不要为形式所累
2)享受生活 摒弃形式/注重生活的本质。比如何陋之有(例文三)
3)贵在本质
4)“富”不等于“贵”
5)挣脱物欲/别为喝水的杯子而哭泣
6)淡泊名利,享受真正的快乐/活在趣中(简单就是快乐(例文二)掬一口清泉之水(例文四))
7)方法与结果的关系,做事不必拘泥于何种方法,只要能达到目的。比如例文一《条条道路通罗马》
另:如果从生活质量这个角度来谈也是可以的,比如既要注意泉水的清洌,也要注意杯子的精美,应追求一种高品质的生活。
2、错误立意:1、比如材料中“有人联想到了方法与结果的问题”,有不少学生提练出了“要取得成功,应该寻找最好的方法”,因此很多同学将题目定名为“好的方法”。事实上,材料上并没有明示何种喝水方法是好的,所谓“方法与结果”,说的是做一件事情,方法有很多种,只要能取得成功,不必拘泥于同一种方法。
2、另有部分同学呆板的理解材料,把双手捧水喝的人认为是通过劳动喝到泉水的人,所以立意为“只有自己创造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等。
3、也有同学通过双手捧水喝理解为一种很自然的态度,从而得出“自然才是美丽的”观点。事实上材料中的双手是与杯水相对应,意思是有人连起码的杯子没有,同样可以感受泉水的清洌。
4、也谈内容与形式,但谈得很空洞而广泛,落不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