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80字,
新课程标准下高一高二阶段作文教学设想
华南师大附中 黄 胜
一、高一高二阶段的纵向式文体训练:有效地打好作文的多方面能力基础。
有人认为近年来高考作文淡化文体,因此高中作文教学与训练不要进行文体分类训练,也不要进行文体模式训练。我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理由有三:其一,高考写作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这是高考写作一贯的要求。从2006年起,高考考纲中关于作文的基础等级有“符合文体要求”的明确规定。其二,淡化文体,并不是说不要文体。考题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也就是说可以让考生发挥自己的长处,长于写记叙文的就写记叙文,长于写议论文的就写议论文。因此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模式及创新形式,很有必要。其三,学生进入高中时,写作能力差异很大,有的学生的作文已达到高考优秀作文水平,而有的只相当于甚至低于初中水平。比如给学生一个话题,要他展开分析,把道理讲得透彻一点,如果议论文基本模式不掌握,恐怕很难写好这篇议论文。为了不造成学生作文基本能力上的某些缺漏,让学生在文体上有多种选择的余地,所以有必要在高中开始阶段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文体模式训练。高一高二阶段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文体训练,能有效地打好高中学生作文的多方面能力基础。
以文体为线索,可以有效地串起作文训练的多方面的能力要求,是纲举目张的作文复习思路。把文体训练划为“纵”,就体现了一定的顺序性。作文训练中的文体训练就是要体现先“死”后“活”的过程。“死”,就是要严格按固定文体进行训练。比如,统一写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典型的散文。一般而言,高中作文训练初期,这种训练是免不了要进行的,它是以后文体训练的基础。按固定文体训练,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复习并熟练地掌握各种主要文体的写作要领,让学生领会不同文体在不同情况下的相对优势。
2006年高考考纲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文章,鉴于历年高考大作文都没有考说明文(考场说明文很难做到材料具有客观性),所以一般不安排说明文的大作文训练,高一重点安排记叙文的训练,高二重点安排议论文的训练,高二下学期开始进行不限文体的写作练习,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长处,确定某一文体进行强化训练,力图通过训练使其作文达到基础等级的一等等级。
初期训练体系安排概要:
次序 体 裁 内 容 训 练 点要 求
① 记叙文 审题与立意 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② 记叙文 构思与表达 学会选材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充实内容。
③ 记叙文 实用技巧指要
④ 议论文 审题与立意 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⑤ 议论文 结 构 掌握议论文的各种结构方式,使结构完整。
⑥ 议论文 论证的方法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使议论文内容充实。
下面是笔者设计的记叙文和议论文训练要点:
(一)记叙文
记叙文往往是通过叙述事件来塑造形象或表现主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俱全,因此在结构安排上往往有不同的线索和顺序,如时空顺序、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