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20字。
论毅力 梁启超
朱蕴丹
一、导入:古希腊大哲学家在开学的第一天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最简单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做了一次示范。
苏格拉底笑着问:“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同学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难的。
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同学们:“每天300次甩手动作,有哪些同学坚持了。”
有90%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检查,这时却有六成的人没举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检查时,整个教室只有一位同学举起了手。这个学生也就是后来的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故事讲完了,大家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
成功要靠坚持,要有毅力。有毅力的人才能获得成功。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毅力”两个字。
板书:毅力(在毅力前加“论”)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学者、戊戌变法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他在退出政坛后,专门从事学术研究,在清华大学,和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国学院“四大导师”,著述相当丰富。
三、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
2、读音。见课文。
3、重点字词
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是:这样。
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要:总结。
始固云 固:一定。
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 固:本来。
乘chéng 一时之意气 乘:凭借。
及骤尝焉 及:到。
遇再挫而退 再:两次。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 徒:只是。
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 庸讵:哪里。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 及:到。
成败之数 数:规律。
三、合作探究
扫清字词障碍后,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阐述他的观点的?
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作者开门见山,自由畅达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点值得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借鉴。作者开头从“天下成败”谈起,中心在于“毅力”,一正一反,总结了几千年的经验,字字千钧。
让我们再来朗读一遍。
2、(1)好我们来看看第二段,作者是怎样来论述他的观点的?迅速阅读课文,看看第二段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盖人生历程……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从人生的逆境与顺境相间相交叉的一般规律入手,论证只有最有毅力的人,才能成功。
剩下部分分为第二层。它先阐述一般规律,从理论上印证观点。天下的人都以为开始很容易,等到一遇到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