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教学回归文学本位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17 15:01:2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10个字。
让古诗词教学回归文学本位
湖北省恩施市舞阳中学  肖兴明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苑中的一朵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深沉的生命意识,总在字里行间召唤着人性的真善美。从“诗三百”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唐诗,从宋词到元曲,浩瀚的诗歌之海已经奔腾咆哮了两千多年,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优秀的诗歌作品如繁星般闪耀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之中,无不以其抒情的美、技巧的美来感染人,以其丰富的意象和美妙的意境,对人的性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净化、延伸和升华。许多诗词中的名言俊句更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引起历代读者的广泛共鸣。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在咀嚼英华的过程中,必然同时承受到几千年深厚文化的熏陶,丰富文化素养。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古诗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只注重对诗歌本身进行解剖式解读,而忽视了诗歌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人类灵魂净化陶冶的张力,忽略了作为文学作品本身所固有的美。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教学实验改革,让古诗词教学回归到文学本位,通过教学古诗词使其真正起到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召唤真善美的作用。
在教学中要怎样才能让古诗词回归文学本位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尝试:
一、了解诗人气质,熟悉创作背景
了解诗人气质,熟悉诗词创作背景,是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魅力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熟悉杜甫生活的历史环境,不知道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疾苦,不了解诗人心怀天下苍生的济世情怀,便很难理解“自经丧难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凄苦,也无法体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带给诗人痛彻心肺的伤痛。只有了解了杜甫所处的时代及诗人关注民生的情怀,我们才更深刻的感受到诗人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而甘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和为了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试想,你如果不了解李清照,不了解其后半生的颠沛流离,不了解她所经历的国破家亡夫死的惨痛遭际,你是很难体悟“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所蕴含的深重愁苦的。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