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00字。
《情采》同步练习
1. 《文心雕龙》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
答:中国文学批评专著(之祖)。
2. 何谓“情”?何谓“采”?
答:情: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是内容。采:文章的文辞藻采;也就是形式。
3. 本文的主旨何在?
答:说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应该是情采并重的)。
4. 刘勰认为优美的辞藻应该怎样(必须含有哪些特质)?
答:(1)反映纯真的感情;(2)反映正确的思想。
5. 刘勰认为怎样才足以表现作品的精彩内容?
答:使用优美的辞采。
6. 本文属于何种文体?
答:骈文(论说文)。
7. “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句中,何者属“情”?何者为“采”?
答:(水性)虚、(木体)实,属“情”;沦漪、花萼,为“采”。
8. 虎豹与犬羊的同异为何?
答:情(鞹)同采(文)异。
9. “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句中,何者属“情”?何者为“采”?
答:(犀兕有)皮,属“情”;(色资)丹漆,为“采”。
10.“镂心鸟迹”、“织辞鱼网”的意义为何?
答:前指构思,后指写作(作文、写文章、写作文章)。
11. “镂心鸟迹”、“织辞鱼网”各使用何种修辞?
答:借代。用典(前者典出许慎《说文解字》〈叙〉;后者典出《后汉书》〈蔡伦传〉)。
12. “立文之道”有三是指什么?
答:形文,声文,情文。
13. 五色、五音、五情,与黼黻、韶夏、辞章六者,何者属“情”?何者为“采”?
答:五情属“情”;五色、五音为“采”。黼黻、韶夏、辞章皆为“作品”,表面有“采”,里面有“情”。
14. “丧言”、“常言”各指何义?
答:丧言指居丧时之言;常言指平常时之言。
15. 丧言不文的“文”,与常言未尝质的“质”各指何义?
答:文:采;质:情。
16. “美言不信”是什么意思?
答:美丽的话(言辞)不可靠(真实)。
17.“五千精妙”是何种表现?
答:采。美(非弃美)。
18. “辩雕万物”与“艳乎辩说”有何异同?
答:异:前者记叙,后者论说。同:皆有文采过乎华丽(辞藻过于修饰)之病。
19. 孝、老、庄、韩四家的著作,在情采上刘勰对它们的评价各是如何?
答:孝、老:情采兼具(文质附乎性情);庄、韩:文胜乎质(华实过乎淫侈)。
20. 文采如何控制?
答:择源于泾渭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
21.“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句中,何者属“情”?何者为“采”?
答:铅黛,属“采”;淑姿,为“情”之先存,则将无所附丽矣。
22.“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句中,何者属“情”?何者为“采”?
答:文采、辩丽,属“采”;言、情性,为“情”。
23. “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两句的意义为何?
答:一篇文章里面,文采(形式)虽然重要,但是相较之下,情性(内容)似乎更为重要。
24. 试以“情”、“采”二字分析“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句中的“情、经、辞、纬、理”等语词的归属。
答:情:情、经、理。采:辞、纬。
25. 怎么知道“诗人”(诗经的作者)是“为情而造文”的?
答:“盖风雅(即诗经――此为“借代”的修辞)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