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16.社 戏
鲁 迅
[教学目标]
1. 学习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 学习本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3.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4. 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特点。
[重点、难点]
1. 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学习本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2、难点:(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2)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预习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这些生字词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归省(xing3) 行家(hang2) 惮(dan4) 絮叨(xu4 dao) 怠慢(dai4)撺掇(cuan1 duo) 凫水(fu2) 潺潺(chan2) 歌吹(chui4) 蕴藻(yun4 zao3)家眷(juan4) 皎洁(jiao3) 漂渺(piao1 miao2) 纠葛(jiu1 ge2)
2. 解释词语。
(1) 倘:连词。有“如果”的意思,表示假设。
(2) 大抵:副词。有“大多”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基本估计。
(3) 相仿:大致相同。仿:类似。
(4) 欺生:欺负新来的生人。
(5) 怠慢:冷淡。怠:轻慢。慢:态度冷淡。
(6) 诚然:副词。有“确实”的意思。
(7) 舒展:原指伸展得开,不蜷缩。本课是“舒畅”的意思。
(8) 潺潺:本课形容船头激水的声音。
(9) 朦胧:月光不明。本课用作动词,是“模糊起来”的意思。用作形容词,泛指(光线、物体、思想、意识等)模糊、不清晰。
(10) 歌吹:歌声和乐声。
(11) 屹立: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屹:山峰高耸的样子。
(12) 疏疏朗朗:形容稀疏的样子。
(13) 扫兴:正当高兴的时候,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情而兴致大减。兴:兴致。
(14)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3.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鲁迅先生我们已经很熟悉,我们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姓周,原名樟寿,字豫才,他在南京水师学堂的时候改名为周树人,鲁迅是1919年发表《狂人日记》时用的笔名。他是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二心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