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7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22 4:58:5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60字。
一、故都的秋
郁达夫
Suncui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物”“我”之间完美融合的写作特点。
          2、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体会作者赞美北方秋景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体会作者赞美北方秋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赏析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融合与统一的写景方法,并尝试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课时安排:三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郁达夫,熟悉课文,整体感知作者的情感基调。
导入:对于北平, 我们已经不陌生了,在老舍的《想北平》里,我们体味到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对家乡深沉的爱,那是赤子对于母亲般的拳拳之心。更了解到了北平独有的自然和文化风韵以及文化气息。北平是温和的,动中有静的,自然的,没有过或者不及之处。我们透过作者的眼睛看到了一个温和的北平。今天我们要走近另外一个作家,他虽然是一个南方人,但他也是同样的热爱北平,尤其喜爱北平的秋天。他就是郁达夫。
作者及背景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这也是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一出版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制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杭州其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