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22 12:25:5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10字。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执教班级:高二(7)班        执教:上海市松江二中 李明玉
                                                  2008-3-10
教学目标:
1、深入解读文本,体会情、景、理相结合的笔法特点。
2、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赞美北国之秋的深刻内涵。
3、体会作者对北国秋天的深情,了解感情背后的意蕴。
教学重点:
解读文章的3——11段,集中描写故都秋景的段落,体会作者笔下北国之秋的特点,以及所表现出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通过全文的品读,了解作者赞美北国秋天背后的文化意蕴。
设计说明:
这篇课已经教过两遍了,但是让中学生学会欣赏这篇文章,一直是个难题,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经典文本和当代青少年读者的经验之间有距离。另一个原因是审美观的距离。
在教学方法上我设计了以感受性的阅读开始,让同学首先感受到本文的风格、基调。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师生之间的谈话共同走进文本,深入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以小组学习为主线,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热情,鼓励他们参与到讨论中。课堂上争取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不局限在字句的分析理解上,更要从把握文章的整体进行感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评赏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散文《故都的秋》,我想作为一篇美文呢,不厌百回读,我们先在课堂里做感受性的朗读。
集中注意力,聆听。开门见山,指出文章的特点——美。把它当作一篇美文来读,更要当成美文来品味。
文本初读教师朗读“北国的槐树”一段。(配乐)
请两位同学(一男一女)选一段自己最有感触的一段来朗读。
再请全班同学齐读“有些批评家说”一段。
问:“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多,”每一个作家笔下秋天的特点都不尽相同,那么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聆听、感受
由同学自荐或者推荐两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聆听、感受
全班朗读
明确:清、净、悲凉首先让同学们感受到美文的韵律美和抒情美。
由点到面的朗读创造书声课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