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考模拟试卷6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4/21 22:42:0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4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三)
语言积累和运用(26分)
一、完成第1—6题。(26分)
1.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2分)   (1)不食嗟(  )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2)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  )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
(3)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yín______,坦荡如砥。
(4)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qì______一下,给屋顶加点草。
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5个字)(4分)
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见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的乐曲,结果到处就会是一片祥和之气。
3.下面这个病句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请你改一改。(每种改法只能改动一处,不得改变原意)(2分)
近日,有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严禁一切猎捕、出售、收购果子狸和其他野生动物。
修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列横线上,仿照加点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4分)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背诵默写。(10分)
(1)默写朱熹《观书有感》。
(2)老骥伏枥,__________;烈日暮年,__________。
(3)泉水激石,__________;好鸟相鸣,__________。
(4)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4分)
(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________。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__。
阅读(6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文后第7~12题。(18分)
余自为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