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小胡同》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京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3 11:29:2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北京课改版,约1990字,注重基本能力培养,条理清晰,非常实用。 
  《老北京的小胡同》教案 
  渭南市下吉中学语文教研组  王满仓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关于胡同的知识、作家作品知识 
  2、积累若干词语:羊倌  褡裢  萦绕  转悠  黏糊糊  徐缓  饽饽  逮蛐蛐  狮城  弄堂 
  (二)能力目标 
  1、逐渐培养从文章中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2、逐渐养成理清文章结构、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3、逐渐培养辨别和鉴赏文章表现手法的作用及其好处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于胡同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质朴而深厚的情感 
  2、认识作者主张保留胡同及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观点、主张 
  3、养成对于胡同等传统物质文化的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集中表现在口语与书面语的交错运用上(重点) 
  2、着力培养学生在散文中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抒发情感的能力(难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深情导入 
  1、欣赏歌曲《北京胡同》,营造感悟课文思想情感的情境。 
  2、导入语: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它形成于元朝。北京的胡同绝不仅仅是交通的街道,它更是北京普遍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象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 
  那么,萧乾笔下的北京胡同是怎样的?又寄托了作家怎样的情感,体现了作家怎样的态度呢?让我们学习《老北京的小胡同》这篇散文。 
  二、了解作家,关注文化 
  萧乾(1910.1.27--1999.2.11),蒙古族,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42--194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专攻“英国心理派小说”。曾任职于《大公报》。复旦大学教授。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1986年获挪威王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勋章。出版有著译作品43部。其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译著《好兵帅克》(捷),以及《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  
  三、学习理解课文,鉴赏作品美质 
  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文章,全文可分为三部分,你能说说怎样划分吗? 
  明确: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总写自己对小胡同的印象。 
  第二部分(4-10)具体回忆自己儿时生活过的小胡同的风土人情。 
  第三部分(11-13)拿伦敦、慕尼黑等地的胡同对比,表现出对故乡小胡同的留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