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880个字。
2008年福建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大纲
(语文)
一、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
二、命题原则
1.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2.命题要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还要关注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3.要重视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关注语言文字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特有的灵性和生气。
4.试题中要选用相当比例的课外语言材料,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状况。选文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5.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
6.鼓励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这类试题不规定统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做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解答。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参加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学生。
四、考试范围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积累与运用
1.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诗文50篇(7~9年级)。
2.课外必读书目:《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如《伊索寓言》、《繁星•春水》、《西游记》、《水浒》、《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3.语言基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二)阅读
1.文言文
浅易文言文的阅读,重在考查记诵积累,考查理解文章的大意,不应考查词法、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九、试题示例
(一)积累与运用
1.填空。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
(2),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5)目前,全国网民正在进行“国花”推选活动,下面三种花中,你打算选什么花为“国花”?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入一句相关的古诗文名句。
示例:我选择杜鹃为“国花”,因为,花中此物似西施。
①我选择牡丹为“国花”,因为,。
②我选择梅花为“国花”,因为,。
③我选择荷花为“国花”,因为,。
2.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3.绿洲中学对本校初一(8)班的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及学困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出一周中教师对学生的主要评价,请根据图表提供的数据,筛选信息,按要求作答。(4分)
教师评价 课堂学习 作业与检测 公益劳动
表扬赞许 批评指责 表扬赞许 批评指责 表扬赞许 批评指责
总次数 56 42 27 34 21 14
其中特困生次数 3 38 1 32 9 6
(1)由上表的统计可以归纳出这样的主要现象:(20字以内)
(2)如果从转化学困生的迫切需要出发,我们应该:(20字以内)
4.请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主要情节。
5.林冲被逼上梁山的过程很曲折,请简述一则关于林冲的故事。
6.《伊索寓言》中“驴子和狼”的故事讲的是什么?有什么寓意?
7.格列佛一共游历了哪几个地方?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