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案3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14 19:34: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130字。
《鸿门宴》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
  4、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5、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一、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二、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下面四副对联哪一幅是写司马迁的?
  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4)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屈原、欧阳修、杜甫、司马迁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诗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解题
  1、作家作品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父亲司马谈是太史令。司马迁20岁外出游历,足迹遍南北,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前后曾为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
  《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史记》包罗广泛,体大精深。它不仅写了远古、近古,也写了当代;不仅写了中原、华夏,也写了边疆、外国;不仅写了政治、军事,也写了经济、文化;不仅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写了下层社会各色人等。这种囊括古今各类知识、各家各派文化于一炉而加以融会贯通的气魄,是前无古人的;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打通一切领域,自立学术章程,总结一切规律以求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宏伟目标,也是前无古人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