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案2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4 7:26:1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90个字。
  《木兰诗》教案
  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了解木兰这一巾帼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突出木兰这一巾帼形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2008年是奥运年,这段时间,奥运火炬在世界各地传递,中国要把和平和祝福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少数人却要破坏这份美好。印象最深的是在法国传递时,其中一位火炬手是我国著名残疾人运动员——金晶。当藏独分子企图抢夺火炬时,金晶用自己残缺的身体捍卫了国家的尊严。那一刻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落泪,当然也永远记住了这位巾帼英雄的名字——金晶。在我国历史上就不乏这样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就是其中的代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民歌——《木兰诗》
  2、作品介绍:《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受文章。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朗读。
  3、学生点评朗读。
  4、教师指导,学生学读:(出示三个例子,作简要分析。目的: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文章。)
  (1)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情紧急,语速略快,深沉。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激战凯旋,基调悲壮,语速放慢。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时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归家喜悦,语速渐快。
  虽然我们掌握了这几个句子的读法,但要想把全文读好,还必须深入的理解课文。
  三、整体感知:
  1、要求以“木兰”的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2、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读到木兰是一个的人”句式来说。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四、课文赏析:
  教师引导: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出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