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等地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5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10 22:55:0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0110字。山东省潍坊等地5月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2008.5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I卷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伺机(cì) 篷松 脖颈(gěng) 妙语连珠
B. 参(shēn)商 博弈 偌大(nuò) 旷世之功
C. 洗涮(shuàn) 惠存 媲美(pì) 鳞次栉比
D. 旋涡(xuán) 匡算 锃亮(zèng) 风升水起
2.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明清散文, 之风盛行,除部分抒写性灵的小品文外,多数作品沿袭唐宋,陈规老套,气魄不足,整体上呈现出僵化没落趋势。
②“3•14”事件中,部分不明真相的藏民在某些藏独分子的 之下走向街头,参与了打砸抢烧活动,事后,他们均对自己的行为表示了忏悔。
③在查阅英汉双解词典时,不能只是满足于知道了一个英文单词的中文对应词,还要注意读它的英文原文的解释, 更进一步领会其准确含义。
A.泥古 裹挟 借以 B.泥古 要挟 以便
C.拟古 裹挟 以便 D.拟古 要挟 借以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年春节前后发生在南方地区的大雪灾所造成的损失是空前绝后的,而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恢复生态的热情和决心也是空前绝后的。
B.数百年来,以一贯之的徽州乡土建筑风格,与节奏徐缓的田园生活方式相适应,但如今已跟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拉开了长长的距离。
C.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台湾散文,善于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非常注重意境的营造,在脍炙人口、声情并茂方面似乎更胜同时代的大陆一筹。
D.对今年NBA季后赛的形势以及总冠军的最终归属,中央电视台的两位资深评论家见仁见智,作出了相当一致的判断和预测。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居高不下的粮价不仅使全球8亿多生活在饥饿中的人们更加难以度日,也使得人们进一步去思考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B.据悉,“胡润榜”的评价指标包括企业就业人数、员工权益保护、公益事业领导力和透明度、纳税金额和慈善捐款金额四个方面(《北京晨报》4月10日)。
C.“海南发展”论坛上,网友们热情评议:这是“海陆空三维布局拓展”,是“海南发展的三大新动力源”,他们普遍认为海南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D.“80后”一代从崛起到如今逐渐进入主流社会,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也一直承受着广泛的指责——“自我”“冷漠”,是“啃老的一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业内人土认为,疏通与飞行员及各部门职工之间的对话渠道、改善劳动环境、提高飞行员待遇等,才是各航空公司留人的根本。
B.“河套人”的生存年代经考古确认大幅度提前,一下子跃居为目前中国乃至亚洲 地区所知生存时代最早的晚期智人。
C.近日,中国民众呼吁“抵制家乐福”“抵制法国货”,是由于个别法国人支持达赖分裂主义势力、奥运圣火在巴黎受阻等造成的。
D.俞平伯的《陶然亭的雪》以情绪的忧郁感伤、意境的空灵邀远和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为他自己也为我们建树了一个别致的小天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哀牢古国
距今约2400年前,以今保山市为中心的怒江中下游区域曾崛起过一个支系庞杂的族群——“衷牢夷”。它是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创立了存续数百年之久的酋邦“衷牢国”,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哀牢文化”。哀牢国大约形成于战国中前期,历时四百多年,相传开国之王为“九隆神话”中的“龙的传人”九隆。两汉时期,随着中原王朝开疆拓土、经略西南,衷牢王柳貌“内附”,随即永昌郡设立,中原文化迅速注入,曾经兴盛一时的“哀牢文化”逐渐稀释直至湮灭。
哀牢国是由最初的哀牢部落发展而成的,随着哀牢王国的形成和不断扩大,国内杂居了许多民族。据考,哀牢国除濮系民族外,还杂居有氐羌和百越两大系。汉化以后,又有中原汉族迁入衷牢境内,与衷牢土著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哀牢国形成了以土著民族为主、外来汉族为辅的多民族杂居的历史国度。宜人的气候为哀牢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活条件。据(华阳国志)和(后汉书)记载,这里“宜五谷蚕桑”,“出铜、铁、铅、锡”,尤多珍奇宝货,最有名的工艺特产是桐华布和兰干细布,这两种布产于衷牢,商贾通过西南丝绸古道转手贩运,秦汉之际就已远销南亚和中东,被人称为“东方一绝”。张骞在西域看到此布,误称为“蜀布”。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