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咏物诗的教学设想及反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15 23:14: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20字。咏物诗的教学设想及反思
  增城市新塘中学  张红慧
  一直以来,我们高二级语文备课组都重视集体备课,教研风气较浓,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都经过集体共同探讨。
  对于选修课的古典诗歌教学,我们是这样统一认识的:
  (1)两线并举,由点带面。从“名家名篇”到“诗词专题”这两条线,力求容量大,专题意识强。
  (2)“基本”“拓展”,同题异教。对同一题材的诗歌,“基本阅读”的采用先讲后练,用练习反馈讲课的效果;“拓展阅读”的采用先练后讲,讲课前,设计练习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探究,再通过讲课反馈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梳理总结知识。
  就拿咏物诗的教学来说,针对我级学生在古典诗歌学习上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鉴赏理论的缺乏和鉴赏能力的欠缺这个问题,经过共同的研究,我们备课组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根据学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围绕咏物诗的教学,我为自己班的学生设计了这样一套教学方案:
  第一阶段:
  把“基础阅读”中出现的两首咏物诗:杜牧的《早雁》和李商隐的《柳》抽出来集中讲,重点学习鉴赏咏物诗的鉴赏理论和指导鉴赏咏物诗的技巧,让学生对鉴赏咏物诗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知识。课后设计练习反馈教学效果,加强了学生对鉴赏咏物诗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的指导和训练,这为拓展阅读的咏物诗专题教学的自主学习、实践演练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
  由点到面,组织学习小组全面展开咏物诗专题学习的自主探究活动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参与意识,这节课我将探究活动贯穿始终。
  一、课前的探究
  为了避免探究设置的随意、简单、肤浅。我根据这一课的学习重点、难点,鉴赏的技巧,理解的分歧点,阅读的延伸点设置了以下方面的探究内容:
  (1)知人论世:要求学生学生从作者的简历,成就、评价三方面上网或查书搜集资料制作作者名片。
  (2)诵读感悟: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体会感悟。
  (3)破译物象:提示学生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物象的特点,从挖掘物象的内在精神品格去抓“物”与“志”的契合点,从而体会诗中的“情”和“志”。
  (4)鉴赏探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塑造形象,抒发感情、托物言志。
  (5)知识拓展
  要求学生:①联系同题咏物诗、比较立意异同。
  ②搜查、积累有关“子规、葡萄、牡丹、小松”物象的古诗句。
  ③归纳以上四种物象的象征意义。
  (后附表)
  (后记:设置课前的探究活动,目的是想检查学生在《早雁》和《柳》的学习之后的知识迁移能力。因为保证了学生的准备、思考时间,这次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背能力、分析能力、仿写能力,为课堂上建构新知做好材料、背景、经验等方面的铺垫。)
  二、 课堂的探究
  相对于课前的探究,设置课堂探究的目的性更强,本着“一课一得”的原则,我围绕备课组确定的学习重点设置一个探究点: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因为之前的通盘考虑,在课前探究活动时,我已将鉴赏咏物诗时“三步” (①写了什么物象②言了什么志③用了什么手法)以及涉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