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教案19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850字。
教学安排
教学课题:诗歌《错误》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班级:高一(3)班
教学时间:2008年5月15日(周四)第2节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目标和规定的教学过程为指导;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诗歌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的诗歌教学目标要求为指导。
理论依据:差异性教学理论,差异教学强调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差异,不以同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要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等需要,要使所有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探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鉴赏现代诗歌《错误》
学生情况:高一学生具备一定鉴赏诗歌基础,但缺少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也没有明确的鉴赏诗歌方法
教学方式:启发式、探究式
教学手段:PPT课件
技术准备:多媒体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和鉴赏诗歌
教学难点:“错误”的涵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了解作者经历及主要代表作;
能力——提高学生朗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创新思维(想象、联想)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过程——第一阶段朗读诗歌,第二阶段探究诗歌内容与主题;
方法——掌握朗读诗歌的方法与从故事和人物入手鉴赏诗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热爱诗歌,培养鉴赏诗歌的审美情趣,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
价值观——增强祖国统一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