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作文题排行榜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作文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6/24 20:54: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780字。  
  2008年高考作文题排行榜(欢迎商榷) 
  作者:江苏省盐城中学南校区  李仁甫(224005) 联系电话13401776636。 
  上品(6)
  1、上海卷2、广东卷3、安徽卷4、天津卷5、浙江卷6、福建卷
  中品(6)
  7、湖北卷8、重庆卷9、湖南卷10、江苏卷11、北京卷12、江西卷
  下品(6)
  13、宁夏、海南卷14、四川卷15、山东卷16、全国卷Ⅱ 17、辽宁卷18、全国卷Ⅰ
  高考作文之诸题平议
  1、上海卷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
  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看题感言:“他们时代”来临的标志
  世界是由“我们”、“他们”组成的,“我们”、“他们”原本是互相依存着的,当人们意识到“他们”时也便意识到了“我们”,反过来,当人们意识到“我们”时也便意识到了“他们”。只是在过去,很多人,特别是优越感特强的都市人(尤其是都市中的80后、90后),往往一切都从“我们”的角度和立场来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并竭力表达自己的欲望、激情和见解,而仅仅把“他们”当作衬托自己优越感的外围人或看客,甚至如果没有什么突发的国际国内大事(如伊拉克战争、汶川地震),这些“我们”简直是要忘掉偌大的世界和偌大的中国,忘掉“他们”。在这样的背景下,很有必要让这些“我们”克服心理定势,进行换位思考,即也从“他们”的角度和立场来思考和理解问题,然后快乐着“他们”的快乐,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可以说,世界上的大慈悲、大包容、大理解、大眼光、大境界,就是这样产生的。
  也许基于上述的考虑,上海命题人推出了作文题“他们”。无论是题目本身,还是前面的附言,都显得既简洁又明确,既寻常又奇崛。应该说,“他们”这一词语,存在着巨大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就数量来说,可指很多人,也可仅指两个人(如自己的父母);就生活空间来说,可指身边的人,也可指远方的人(如汶川灾民、非洲黑人);就时代来说,可指现实中的人,也可指过去或历史上的人物(如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们),还可指子孙后代(被当今透支能源而面临生存危机的未来人类);就文化文明来说,可指城市人(如服务员、啃老族)或乡村人(如失学儿童、留守老人),也可指欧洲中心主义者(如傲慢的法国人)或稀有族群中的土人(如印第安人)。当然,这指是“可能性”,至于考生能否意识到、联想到,无疑因个体差异而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我们觉得,这一命题,富有时代气息,具有人文色彩,既普查了当今青少年生活外延的广度,又探明了当今中学生精神矿藏的厚度,对年青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写作观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卷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题目,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命题理念,即作文命题要把中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引向世界。
  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影响到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走向,标志一个作文时代的来临。这个时代,不妨以上海题“他们”作为共名吧,就称之“他们时代”。那种以“我们”为中心的时代,确实应该转向了——转向“他们”,转向社会,转向生活,转向世界。事实上,在今年的十八道作文题中,已有不少道题目开始了这种转向,如全国Ⅰ卷把视线转向了受灾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