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70字。
让声音插上翅膀
火常三
一、课前活动(3分钟)
男女比赛,用“喜欢——,因为——。”的句式说话。
(从同学们的语言中,可以看到大家关注生活,关注自己,有丰富、深沉、细腻的情感。听了大家富有文采的表达,我深受启发,如果将我们刚才的优美语言有机地组合,那么就能构成表达真情的排比语段,如果将这样的排比语段放入文章之中,那就是作文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导入(3分钟)
关注生活,我们发现,大千世界中值得喜欢的很多:喜欢音乐,因为跳动的音符象生命的泉水,承载着灵魂的震颤,陶冶我们的情操;喜欢作文,因为灵动的文字象绿色的山原,滋养我们的情感,净化我们的心灵。无意中,我们提到了音乐,提到了作文。这两种艺术都源远流长。二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我们可以叙述看戏、听音乐等前前后后的情节,写成记叙文,如《社戏》;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表演的各个阶段,写成散文,如《安塞腰鼓》;也可以描绘声音的不同境界,写成说明性散文,如《口技》。)写文章,有时就要写声音,那么,如何才能描绘好乐音以及各种声响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让文字灵动起来的方法——《让声音插上翅膀》
三、新授及习作(34分钟)
1、描写声音和描写人物一样。大家在描写人物肖像时,首先需要细心观察,并展开想象。表达一种情感。观察,观是感受,察是分析。观不仅要看,还要听,甚至用手摸,用舌头尝;察就是动脑去想。描写声音也一样:在这种基础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就一定很美。(同时板书:观察--想象--情感)
2、听《命运》。阅读相关语段,引导学生发现写作技法,教师总结。
A、用比喻,以声写声。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对不通声暂歇。……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描写了琵琶音由流畅变为冷涩,由停顿转为雄壮,到最后的戛然而止,充分表达了琵琶女演奏的技艺高超。读着诗句,那琵琶弦上的秋夜诉语似乎顺差时光的流水流进我们的耳中。(学生写几句,取长补短)
B、多角度比喻的排比,气势磅礴。
陆定一的《老山界》中:“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此句连用四个比喻,调动读者以往的经验,把山谷里寂静的夜晚里那种相矛盾的、不可捉摸的声响,写得如在耳旁。
无形无色无味的,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声音,优秀的作家却能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去描绘,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让人感叹语言的神奇。(学生写几句,取长补短)
C、运用通感,以形、味写声。用经历,以行动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