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60字。
《长江三峡》教案设计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丰富的意蕴,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本文以激越奔放的感情,运用抒情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长江三峡雄伟、瑰丽、险峻的山川景色,热情地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不畏艰险、奋勇直前的精神,并启示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一条前进途径,就能战胜困难险阻。因此,在本课教学中,重点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他们通过阅读写景的文字感受作者情感。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 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 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 景物描写抓住特点
2. 写景中所阐发的哲理。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2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简短的导入之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三峡的了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文本的研习。)
作者简介:刘白羽(1916--2005)现代作家,北京人。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等。刘白羽是一位富有时代感的、具有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他的散文热情奔放,感情真挚。
(营造氛围,以便于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和热情。)
二、基础知识
字词正音:
瑰(guī)丽启碇(dìng) 夔(kuí)州对峙(zhì) 秭( zǐ )归万仞( rèn )
崆(kōng)岭万壑(hè) 汨(mì)罗美髯(rán) 草坂(bǎn) 绛(jiàng)紫
停泊(bó)滟滪(yàn yù) 缥缈(piāo miǎo) 婀娜(ē nuó) 层峦叠嶂(zhàng)
词语释义:
1. 瑰丽:异常美丽。